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名“期待效应”,指人们通过自己的观念影响塑造着他人,并且同时被他人影响塑造。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所创作的雕塑(伽拉泰亚)的皮格马利翁。
人们对他人形象的构建,并非完全基于客观,而会混入自己的需要和期待,从而形成一个幻想的个体(当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救世主,就要发现并创造一个需要保护和拯救的人)。但这幻想又不完全是虚幻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能会具现出来,对他人产生真实的影响。并且这种源于他人的期望投射,与被期待的个体自己的主观意识,会缠杂在一起,界限模糊。在塑造的过程中,人们又未必是通过语言来投射自己的期待,所以这个过程是隐蔽而难以发觉的。每个人无意识的行为才真正是塑造他人的改刀。
作者在书中塞进了四个大段的真实经历,细节有点过于繁冗。窃以为具体个例的可参考性并不大,因为那不能反应一般的情况。过于细致的描写会将主题带偏,令读者迷失。
例如双胞胎案例,其实简要点出,两姐妹被塑造了分别与父亲和母亲的期待相似的人格,就已经足够。而马克父女的例子,大概可以说明,上代对下代的塑造力是强大而危险的,摆脱这种世代循环的诅咒,需要合适的环境和运气。
而我们之所以能接受别人加诸自己身上的设定,是因为我们需要被重视,我们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去感到自己对他人有意义。
因此最后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有时不得不)接受别人赋予我们的角色,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足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来自本我,哪些来自外在的期待。
而我的一个想法是:一个人除了可以主动塑造他人外,也可以主动的被塑造。在“被人期待”这件事上,我们其实也有选择自己的皮格马利翁的权利。就像现在常说的:“好的爱情使双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吐槽的缺点,除了翻译有些晦涩(尤其后期),再就是行文略显啰嗦,经常大段的文字在表象里绕来绕去,在细节中迂回,却不刺进本质,乱刀不见血。最后对现象的终极解读也显得泛泛,或者说心理学的各种现象,本就都是泛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