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时候觉得人和人翻脸的速度比翻书还快。
特别是,在双方默许或一方执意提出分手以后。
再次发送一条消息、点个赞、写条情感的状态,都会被对方解读无数次。
而自己呢,重新点击对方的头像,看看对方新换的背景、个签,都要分析通透,丝丝入扣,一人力量不够,还得拉上朋友一起来做智力max私家侦探团。
因为一句话,因为态度的转变,整个世界都变了样。
分手的人,总是别扭的。分得难看的,从此一别,老死不相往来,倒也爽快。
最怕那种,沒有争执+迫于现实和平分手+彼此惦念+偶有互动,一招不慎,旧伤没好,又被活脱脱撕扯出烂肉。
想念,有,且有意无意想要让对方知道“我没忘记”;但又不能太过明显,因为如果对方没有同样的情感以回应,自己不就是个大写加粗的傻叉!那么,分开时,彼此平等的关系,就此失衡。
分开以后,彼此都是单身的状态是比较融洽的:我没,你没,大家都没,才是真美。可是,总不能两个人约好了同时开始新恋情吧?总有先后。当一方率先找到下一任,骚动便产生了。
重新恋爱的想:噢,那些糟心的破碎的,就让新欢帮我忘记吧!虽然,比较起来,他/她在某些方面并不如EX。
仍旧单身的想:呵呵,速度真快,祝你幸福!但是我有自信,他/她肯定不如我呢,哼!这么甜蜜,有本事秀个恩爱啊。
重新恋爱的想:哎,好无聊……有点惦念,找他/她聊个五毛钱的吧。
仍旧单身的想:哇,居然找我了,我还是很有地位的啊!呵呵,居然说新对象挺满意的,还细说恋爱细节,告诉我几个意思,炫耀吗?有意思吗?本来平静的心情,又被扰乱了,滚!丫!蛋!
然后,拥有新人的,虽然自己并不是百分百满意,但可以在EX面前“略胜一筹”,兴许时间一久,就能忘记过去——EX虽好,可是再也得不到,新情盖旧伤,值!而另一方面,仍旧不希望旧人忘记自己,偶尔的联络,大抵意蕴在于:我得不到的,不希望立马有人得到,要是永远没人得到,更好;可是对方也会遇到新的人,那么只想一次次确认,自己在其记忆里拥有特殊荣耀。
仍旧单身的,想忘记却并非能真正狠得下心。心累,累到相当一段时间内不愿意再碰感情。要抽离、治愈、疗伤,要告诉前任和世界,自己活得很好。可是,每每联系,天崩地裂。
人啊,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保护自己。谁陷得深,抽离得晚,谁就更痛,谁就容易憋着口气,意难平。
那些彻夜难眠,到底是为了这个人,还是憋在心口的一口端不平的气?
二、
有时候觉得,两个陌生人的熟悉过程大概需要读一整本红楼梦的时间。
比如说,(被)相亲的男男女女。
除了基本的身高、年龄、星座、学历、工作、家庭背景等信息,总需要更多的漫谈来了解对方的脾性、爱好、喜恶、梦想……漫谈需要时间与心力的投入,投入之后呢?
消极地说,一段关系的双方对于彼此的评价可能大相径庭:抗拒的,摇摇头、挥挥衣袖、转身,不带走一片云彩;欣喜的,点点头、微微一笑、向前,想了解更深。
不满意的,迅速抽身消失于人海,不愿浪费时间再多一分。而独留欣喜的人在原地,独自窘迫,可悲的是,他们可能会告诉自己:下一次,不要这般的投入与认真,适当高冷,适当收敛,适当无知,适当裹紧自己,不要付出太多,不要暴露太盛。
如果,双方都谨小慎微,都被动有礼,那么何来交往、了解,何来聊得来、心有灵犀、深深的懂?
为了拥有可以同行的契合,需要多少的试错?尚不可知,且因人而异。
有点难,还有点残酷。
三、
有那么一些情绪,因某些人而起,却直愣愣地击中我们,要我们自己去消解,想去责怪那个“系铃之人”,却发现自己毫无资格与立场,有时,连开口都是一种跌份。
可是因为这样,我们就退回到自己的壳里,再也不出来吗?对于爱的追求,和对于工作、钱、梦想、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是一样的,就像上学时,我们修的那一门门课,他们也许有主课/副课,必修/选修的差别,但是不读完都毕不了业。况且,这种自发的追求要比完成一门课,更强烈一些吧?
有人倡导,与其看那些恋爱攻略,不如真正地走出去,约会、交谈、了解、实践。我热衷于问那些结婚多年相约“白首不相离”的夫妻:“你们当初是怎么在一起的?怎么就能确定呢?” 得到的版本当然不一样,却更坚定了:没有所谓的模式和套路,当你拥有了,那便是属于你的模式和套路。所以,不用别人的经历做无畏的比较和参考是最基本的自觉。
没人是奔着分手去相爱的,也没人是奔着失望去相见的。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姿态拔高,将自己的情感变暗——筑起高墙,建了瞭望台,有了掌控感才有了安全。人之常情。
因我而起时,我概不负责;那么,因他而起时,他也不用负责了吧。
伤了别人,再被别人伤。这是人类间涌动的隐形暗流。似乎无解。
但下一次,请(依旧)默念:去认真,去了解,去相处。不是不怕伤害,而是总要积累厚厚的沉没成本,才有可能得到想要的珍贵。
认真,不是选择,而是对于每个结局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