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距离我第一次拿起蓝色封面《标准韩国语》教材,即将十年整。
虽然我知道后台那些因为韩语而来的人,都希望我能给出一些自学经验,但因为时间太久了自己都有点忘了,所以一直没敢写。
好在当时论坛混得比较多,丁点大的小事也会在论坛上咨询或者自我表现,把论坛里自己发的贴回的贴重温一遍,回想起来很多。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大三开学初,学校新成立韩语爱好者协会,交100块钱就能入会,同时拥有会员卡一张,第一册《标准韩国语》一本,以及会长从新东方请来的韩语老师L的十次课。
虽然我一直标榜是自学韩语,其实最初有跟着L老师上过十次课,学会了最重要的四十个元音辅音的发音,句子的组成以及读句子的升降调。
开始学韩语时,已经跟着舍友看了半年的韩国娱乐节目《情书》《Xman》和反转剧,一直心痒痒想学会人家说的话。所以碰上这个学习机会时,特别兴奋,就像一腔热血一身抱负终于有用武之地,别人是有事没事就翘课,我是巴不得同一节课学两遍。五六次课以后,一百人的大教室就剩下二十来个人了,十次课结束后就剩不到十个人,我一直都在。
很多跟着韩剧学过几句韩语的人,看我自学陆续通过中级、高级考试,都说我有语言天赋。天赋你个头啊,我要有语言天赋,学了十年的英语怎么说不出口。凭什么自以为是地把别人的努力简单归于有天赋,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
关于自学韩语,我对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才会主动学,才会知难而进。因为心里向往学会之后有一天能够像母语一样流利说出口,才会在图书馆把每一本与韩语有关的书都借出来通读。
为了学韩语,大一大二都没有翘过课的我,大三因不想落下协会安排的韩语课,把周五晚上时间冲突的十次马克思主义课全翘了,拜托一个同学帮忙点名和写随堂作业。
我们学校毕竟是个理工科学校,没有韩语专业,整个学校可能看韩剧的不少,愿意花时间去学一门以后工作用不上的语言就不多了。半年之后协会就不了了之了,但是已有的基础和狂热的兴趣,让我坚持下来,自学完第一册的剩余内容,跑到海淀图书城把第二册第三册全买回来慢慢啃。
《请回答1997》里女主角也是靠着对HOT的狂热兴趣才考上大学,找到喜欢的编剧工作,这比那些为了外人眼光为了将来地位的口号,有动力的多。
2、题海战术适合任何考试
————————————
理工科专业出身的我,从小到大数学就比语文好,因为数学只要学会逻辑原理,多做题熟悉熟悉就可以上考场了。虽然我的英语一直说不出口,考级还是很顺利的,大一两个学期依次通过四六级,靠的也是做历届真题。
上过三四次韩语课后,我开始逛各种韩语论坛。
一次在韩国新网www.koreaxin.com无意中发现TOPIK考试论坛,上面有各种真题和咨询贴。点进去找初级题目,发现有那么一两个题自己会做,有点小兴奋,于是下载了一套真题打印出来随身携带。
此后每次上韩语课我都带着那套题,下课后就找有没有自己会做的题。随着认识的字,词组越来越多,考级的想法在心里滋生。
图书馆里韩语相关的书特别少,旁边日语占了两个书架,韩语占了不到半个:(这样也好,省去选书的麻烦。把初级教材,初级题库全借出来,跟着老师学《标韩》的同时自学图书馆借的教材。
两个学期下来,《标韩》第一册还没学完,图书馆借的教材反而学完了,题库也做完一本。(题外话:学韩语的两年图书馆的韩语书被我借了个遍,并且永远不用担心新书被别人借走,免费资源真好,尤其对穷学生而言。)
做完一本初级的题库,我就开始做历年初级真题,还要求自己必须在2小时内做完。如果没做完,在对答案统计分数时,没做完的题只能记零分,做完五六套题,分数也从一开始的不及格升到八十分,错题也记满一本20开的笔记本。(我要是有这种主动性学英语,也不会导致去年在马尔代夫跟管家叫辆车都得一分钟)
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宿舍有两个同学为了考研没回家,我也留下来自学第二册。那叫一个枯燥啊,复杂的语法,过去将来的时态全来了,还有为了表示过去的愿望而用的过去将来时。没人教,真的是一遍没理解看两遍,两遍没理解看三遍,看懂后再靠海量做题学会运用,那句老话“熟能生巧”不是没有道理。
第二册《标准韩国语》自学完后,有了第一册的做题经验,直接打印了五六年的真题,开始第二轮题海战,同时报名参加9月份的TOPIK中级考试。(插播一句,大三两个学期,在旁边眼睁睁的看我学了一年韩语的同学知道我报名中级考试时特别惊讶,为什么一下子报中级,不是应该先报初级嘛。我回应一句初级太简单已经学会了,让所有人都不再说话哈哈哈哈)
做真题最大的好处就是平时拿多少分,实际考试就能拿多少分,算是对自己能力的真实反应,也避免了考试前的瞎担心。
内容太多,一篇写不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