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励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最大的差别》读后感
/
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最大的差别》,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读书历程。“你是一个读书人吗?”扪心自问,我竟然不敢给以肯定的回答。如果说上学期间的读课本是“读书”,那么我应当是读书人,毕竟受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如果说工作之后阅读技能知识教程是读书,那么也可以归为读书人;如果按照文里所述的对读书的理解,那么我只能算是不读书的人了。
01
回望自己从小到大所读之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课本;二是教程。上学期间,对课本是极其热爱的,新书一到手,就会给它装上书皮,即使到期末已经被反复翻阅了十几遍,课本还是毫不破损的。那个时候的读书,是好胜心和成就感在做怪。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为了熟练掌握课本中阐述的新词句新概念新知识,常常会不严其烦的读书,进而取得优异的课业成绩。如此循环,在外人看来我的确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好学生,而就自己而言,它不过是一种手段,来达成取得好成绩的目的罢了。正如文中所说,“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这不是读书”。
工作以后,似乎依然抱着功利性目的读书,所看的书籍都与从事的工作相关。"书中自有黄金屋",顽固地认为读书是工作升职的敲门砖,是挣钱的有力武器。怀着这样的心态,涉猎了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SQL语言,Excel运用,商务礼仪等方面的书籍。虽然知识技能得到了提升,但心境还是一如既往的浮躁,生活还是一成不变的机械。
02
林语堂先生说,"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 读了不少的书,如果要问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最喜爱的作品是什么,我寻思良久,依然找不到答案。对课本和教程的阅读,是带有功利目的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对于修身养性的文学作品,我竟然吝啬到不肯花时间去品读,更别提发现最喜欢的作家了。
文中提到“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然而,在急功近利的人眼里,文学作品的品读对他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帮助。花上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就想拥有气质和谈吐的改变,是多么可笑的事情。
03
既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还算不上读书人,那么怎么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呢?在我看来,大抵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泛阅读,博览全书。苏东坡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就说,书要读的多读的广,不能仅限于某个领域。不仅要读专业书籍,也要读文学作品。这样才能谈笑风生,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第二,精读经典,发掘喜好。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最喜欢的作品是什么都不清楚,是非常可悲的。这就像是吃了这么多年的饭菜,却不知道最喜欢的一道菜是什么,只能说是“白吃”了。当然,一味地懊悔并不可取,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在泛读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寻找出最合口味的书籍来。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读这样的书就像是面对面的和作者谈心,聊到情深之处会不由自主的表现出心绪来,拍手称赞抑或泪流满面......这样的书值得反复阅读,到这个境界,你会发现自己的喜好也就自然而然的浮现了。
第三,读书笔记,摘要整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黄蓉的过目不忘毕竟是在武侠小说里。随着读书量的增大和时间的流逝,留在大脑里的内容会慢慢褪去,这个时候就显示读书做笔记的重要性了。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读书的时候就喜欢做读书笔记,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整理,并作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普通人更是如此。
第四,思考感悟,消化吸收。有些人,读完一本书你问他学到了什么,他一脸茫然,无言以对。只追求速度,一本又一本,走量地匆匆看完,却不加以思考感悟,这样的读书也是不可取的。
量变要达到质变,需要有一个突破的过程,才能把书里的营养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因此,读书的同时,要腾出一定的时间来对书中的观点思考感悟,对内容消化吸收。
记得张小砚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旅行,往往有太多因素的限制,只有在特定的地点时间才能施行。那么就选择读书吧,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让灵魂随时都在路上。
/
PS:我是米励,为了实现目标,小伙伴们快给我点赞和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