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香南。
今天,我继续分享这本《让孩子远离焦虑》。
昨天,我分享了必须引起重视的焦虑,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除了恐惧以外的焦虑背后的因素。
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讲,儿童焦虑的患病率是5.7%~17%。焦虑症的患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小幅上升趋势;但是大多数的焦虑症研究选取的样本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比例还无法统计。
从诊断结果来看,女孩比男孩更易患上焦虑症,但被带去治疗的男孩人数却更多。焦虑行为的外部表现如哭闹、躲避和过度的痛苦等,在男孩身上更难以被人们所接受。患病儿童中的大多数人同时患有多种焦虑症,称作“合并症”,如果置之不管,焦虑症状就会越发严重,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过程会不断反复、恶化。
那么焦虑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先天本性,还是后天教养?作者指出儿童焦虑起因的理解来自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这些因素包括:(1)基因及大脑生理机能;(2)气质;(3)家庭教养方式;(4)环境因素,包括创伤性事件。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对焦虑症的形成产生影响。
基因及大脑生理机能
一般来讲,是进化机制选择了焦虑基因,焦虑有助于物种的生存。遗传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支持焦虑遗传的论据,而且家长是否焦虑对其子女是否患焦虑症有很大影响。研究显示,焦虑家庭中的儿童患焦虑症的比例是非焦虑家庭的7倍。但虽然遗传学很有说服力,但还是有很多焦虑家庭的孩子并没有患上焦虑症。遗传学只是决定了人们对焦虑的易感性。
在大脑防御系统的中心,被称之为“焦虑工厂”的杏仁核,负责处理情绪体验。杏仁核就好比一个救生员,能够把我们从马路上拽回来,避免跟疾驰的汽车相撞。这个过程发生得很快,但是并不是每次都那么精准,有时候会发生将木棍看成是蛇这类情况。因此,它也可能成为焦虑症的罪魁祸首。除此之外,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当危险和非危险信息不能有效传输的时候,也可能会导致过度期待及持续焦虑的结果。
行为抑制:焦虑形成的行为特性
很多焦虑的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表现出对变化和危险的敏感,结果他们采用抑制的方式来处理。哈佛大学的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博士确定了这种特性,并将之称为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比如一个新杯子的出现都会是诱因,而相同的变化对于其他婴儿来说却是兴奋和快乐的反应。凯根博士发现这些具有行为抑制的儿童在日后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儿童高。
应激事件与家教风格
虽然并不是每个患焦虑症的儿童在童年期都有过创伤经历,但儿童和青少年却普遍体验着创伤性事件。多达15%~20%的儿童和青少年在青少年期遭遇过重大创伤事件。虽然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有创伤经历的儿童,均能从过往的经历中恢复过来,但是有过创伤经历的儿童患上各种障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2倍,这些障碍包括焦虑障碍、抑郁或行为障碍等。
在家庭教养方面,虽然我们知道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单独起作用而引起焦虑反应,但研究表明,家庭互动将影响焦虑儿童对某些情况的反应倾向,进而影响儿童的行为。家长试图从潜在的危险中保护孩子,并且时不时地给予他们提醒。正常的儿童对于这种提醒可能会耸耸肩,甚至满不在乎地想“我老爸又小题大做了”。但是对于焦虑儿童,他们本来就认为周围环境是恐怖和令人害怕的,家长的这些提醒行为反而强化了他们的想法。这样不但没有降低孩子的焦虑,反倒让情况更糟了。事实上,有大量的文献表明某些家庭教养因素与儿童的焦虑相关。
与儿童焦虑相关的家庭教养行为
·父母的过度控制:侵入型教养方式,家长在对话中施加控制,限制孩子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过度保护:无缘由地过度谨慎和保护行为。
·焦虑解释的模型:同意在某种情境中儿童对危险的曲解,强化他们认为世界上常规事物太可怕而不敢接近的想法。
·容忍或者鼓励回避行为:建议或者同意孩子回避做困难的事情。
·拒绝或者批评:反对式的评断、轻视或者批判孩子的行为。
·冲突:(非主要因素)2/5的研究发现,打架、争论和家庭不和睦与孩子的高焦虑水平相关。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减压
童年期的恐惧和焦虑都是正常现象,是可以预料的。但令家长困惑的是:儿童焦虑症的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哪种状况出现意味着儿童已经脱离控制了。作者给出了一些危险信号和判断标准:
与现实状况不相称的过度痛苦:哭泣、身体症状、悲伤、愤怒、沮丧、无助和尴尬。
处于应激状态时很容易痛苦、激动或愤怒。
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并且无法安慰,对逻辑争论不作反应。
头疼、胃痛、经常因为恶心不能去上学。
预期性焦虑,担心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后的事。
睡眠紊乱,比如很难入睡或时常做噩梦。
完美主义:标准很高,眼里没有足够好的东西。
过度的责任感:过度地关注别人是否因为自己而心烦,为不必要的事情道歉。
表现出过度的逃避倾向:拒绝参加活动、拒绝去上学。
儿童自身或家庭功能受到影响:对于上学、去朋友家、家庭聚会、出差和度假等活动感到困难。
对于正常情境引起的儿童痛苦需要给予过多的安慰,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劝说孩子从事常规活动,例如做作业、打扫卫生和吃饭。
家长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正在因为焦虑和恐惧而痛苦,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帮助他们摆脱苦恼。 在帮助孩子摆脱焦虑之前,家长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能和孩子沟通他们的问题吗?孩子是否会拒绝?
你的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是否懂得如何应对?
通过你的努力,孩子是进步了,还是情况继续恶化了(更痛苦、更加回避、生活圈子更小)?
如果父母明确了目前的状况,那么现在是时候直接面对孩子焦虑的问题了。
今天,我分享了除了恐惧以外的焦虑背后的因素,明天我们继续分享父母该怎么办,大家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心得,写评论告诉我吧。感谢你的阅读,我们明天见!
相关文章:
孩子的焦虑,有多少父母知道|220313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