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次,父母出门劳动前,把两岁的妹妹托付给小雯照顾。小雯把妹妹安顿好后,竟溜出家门跑去了学校。她趴在窗户边,刚好碰上老先生讲故事,她被故事吸引了,趴在窗口上,久久不愿离去。从此,上学的愿望就在小雯的内心埋下了种子。回家后,她告诉母亲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这是没用的。母亲说“家里条件不好,你一个女娃娃,读了书也没有用,大姐作为长者,读书是为了以后出去走礼,需要认识几个字。弟弟是男孩,必须读书才能养家。女子的任务就是生儿育女,在家劳动,也不需要知识。”小雯试着反抗,却也抵不过母亲的威严以及自家家穷的现实。
羌寨,窗外静悄悄。身旁的人儿早已发出了呼噜声,唯有小雯感到了冬天的凛冽。冬的寒冷冻结了空气,也冻住了小雯的那颗温热的心,一颗颗豆大的泪珠从眼角滑落了下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雯也慢慢开始长大了。她每天帮助父母劳动,或是帮忙在家看小孩,日子也过得一般。后来,国家政策好了,父亲阿生也开始出远门打工,家里的条件稍微好点了。小雯的几个姐妹都有了学费读书,虽然每天的午饭是烧黑了的土豆,但也内心乐意的很。这时,寨子里人们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花椒”,小雯家也不列外,小雯相比其他的同龄伙伴,表现的更勤劳,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舍不得母亲如此劳累,所以每天都像母亲一般,在田里劳动,或给花椒树治病,除害虫,乐此不疲。每当这时,母亲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经常用故事来给小雯解闷。
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小雯感觉自己快要虚脱了,头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手还要不停的与满身是刺的花椒树作斗争,偶尔还会被树上的臭虫轰炸。就在快要坚持不了的时候,母亲提出来了一个娱乐的方式,“你问我答”。一个既不耽搁劳动,又可以带来快乐的活动。母亲问“白天胀鼓鼓,晚上空壳壳,打一东西”,小雯顿时来了兴趣,但左猜右猜,就是不能使母亲满意。最后,在姐妹的要求下,母亲终于吐露出了答案,原来是我们每天都在穿的“鞋子”。后来,母亲还说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白天空壳壳,晚上胀鼓鼓”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原来是被“被子”。不由得让人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得不相信高手在民间。
就这样,日子过得也算惬意。虽然每天累的全身酸痛,但有母亲的陪伴,有姐妹的相伴,内心不能与同伴一起上学的痛似乎也没有那么严重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就是如此残酷,剥夺你仅有的一点点快乐,让你伤痕累累,体无完肤——一个噩耗传来,父亲重病被送回。
听到父亲病重的消息时,父亲已被同乡从上海送了回来。二爸说“阿生早已病重,曾经试图在上海救治,但高昂的医药费不是我们能承担的,所以放弃了治疗”小雯在家乡镇上的医院看见父亲时,父亲早已昏迷不醒了,只有一丝丝残存的气息。不吃也不喝,两天后走了…………
——————————— 下文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