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总爱做梦,每个梦又都做的断断续续,朦朦胧胧,一醒来,梦中的情境只记得零碎片段,常常是醒来之后即使绞尽脑汁使劲想,也只能再多想起几个早已经定格的画面。只是依稀记得,每个梦都不一样,或是一个人走在荒无人烟的树林,四处都雾蒙蒙的,或是像儿时一样在奶奶家玩耍,还时不时跟奶奶撒娇。这使我不禁想起了杨绛先生《我们仨》中的那个万里长梦,她怎么就能够将梦做的那样长,而又记得那样清呢?
最初知道杨绛,是因为高中时读了《围城》之后,记住了钱钟书的名字,因为关注钱钟书,后来在一些介绍钱钟书的文字中,知道了他有一个有才的夫人——杨绛,是个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真正让我记住杨绛,并在内心深深刻上这个名字,是网络发达后,在微信上读到了一些关于杨绛先生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我们仨》,还有她的百岁感言等等,开始让我真正关注杨绛,了解她的作品。
在这些提到《我们仨》的文章中,很多都摘取了作品中的几段话,写得极好。只是,我一直没有读过这本书。
周末,很久没有听喜马拉雅的我,点开了久违的页面,《我们仨》的名字不经意的跃入我的眼帘,没有丝毫犹豫,手指一点,开始了我的听书。
《我们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逝世,他们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伴随着缓缓的音乐声,朗读者用她那温润而又饱含感情的声音开始了朗读,而我也渐渐被这朗读声带入了回忆的情境中,亦或应该说是杨绛先生的梦境中。
作品的很多部分,都是作者的一个长梦,情境又是亦真亦幻。虽然故事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可是,从女儿与丈夫在房中玩耍,到她接到电话,要丈夫去开会,再到她跟女儿一起去找丈夫,杨绛先生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娓娓道来,使我竟然忘记了这是在叙述一个梦境,因为整个听下来,如身临其境,感受是那样真切。甚至当听到她和女儿上船后朗读者念到“船上不见一人。该有个撑船的艄公,也许还有个洗手绢的艄婆。他们都上岸了?”我竟然也跟着开始疑惑,邀请钱先生去开会,路上总该有人照顾,为何没有呢?彼时,我早已忘记那是在杨绛先生的梦境中了。
随后,当听到“我握着他的手把脸枕在床沿上。阿圆抱着爸爸的脚,把脸靠在床尾。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这也是合家团聚。”时,不知不觉中,一行热泪已从我的脸庞悄然滑落,我知道,自己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杨绛先生所描绘的情境中去了。
之后,讲到女儿得病,亦是如梦似幻,亦真亦假,梦境与现实,已经有些难以分辨了。直讲到丈夫和女儿都离她远去了,独留她一人,他们仨失散了。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杨绛一家的经历,她这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与丈夫和女儿相聚呀,用自己的方式再送丈夫和女儿一程,用自己的方式,慢慢的送,一程一程的送,也许这样,她的心就没有那么痛了。
从1935年两人结婚,到1997年女儿去世,1998年丈夫去世,他们相依相伴的这许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早已刻进了她的生命里。北京三里河的寓所,她从1977年搬进去就再也没有搬出来过,因为那里有他们一家人生活过的痕迹,住在那里,会让她感觉离他们很近。
钱钟书曾经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钱先生去世时,杨绛已是87岁的高龄,这样一位老人先失去了女儿,又失去了丈夫,在这世上,再无亲人了,可想而知这对她是多么大的打击。可是她在短短的一年之后,就又恢复了工作,整理女儿和丈夫留下来的文稿,继续着自己的写作。自2001年至2007年相继出版了《从丙午到流亡》、《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杨绛是坚强的,对生命来说,她是一个内心强大的战士。可以想见,亲人相继离世,世上只独留她一人的孤寂,也许,她在他们离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或许,是根本就不想分清,因为这样,她能感觉一家人还是在一起的,他们并未走远。纵然斯人已逝,而杨绛先生的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一段剧情,在男主人公夜华死后,深爱他的女主人公白浅曾经也想随他而去,可是后来她在梦中梦到了夜华,那梦是如此真切,就好像夜华还活着一样,于是她决定将现实和梦境颠倒,把现实当做梦境来活,把梦境当做现实来过,这样她就能时时跟夜华相会,跟原来夜华活着的时候一样了。
当你只在梦中出现,我才不愿醒来。
大抵只有深爱,才会如此。
惟愿现世安好,相爱的人都能厮守到老,所有的家人都能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