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很久,一本当当上买的电子书,每日来回于地铁之间,简单地阅读,或因为地铁太过拥挤而选择闭目养神放弃阅读。结尾,我拖了很久才让它阅读完结,或许是因为不舍。
这本书我几乎没有什么划线的地方,翻开当当阅读器里的“笔记”也只看到三处描线。
1.“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
2.“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我已经开始觉得从前我们做得实在太多了。”
3.“但人一定要放手。刚开始我也不懂这一点,但现在我知道了。要放开你以为自己离不开的东西,像钱啊、银行卡啊、手机啊、地图之类。”
也许,还有很多值得回味和描线记录的地方;也许,还有很多哈罗德在徒步过程中的体悟感受值得记录;也许,还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值得备案深思;也许……但,随着电子书“阅读结束”几个字引入眼帘,知道再回翻已经失去了意义。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也喜欢每一章节最后的插图,更喜欢最后完结时莫琳与哈罗德重新站在一起的插图,比封面上哈罗德独自的背影增添了一丝温暖。
一千人心里有一千种解读。在读完之后,除了对哈罗德的佩服之外,也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的生存力是不能低估的。启程之前你可以选择万事俱备,也可以选择毫无准备,需要的远比想的要少;
2.一个人并不一定会孤独,孤独是多么奢侈的一个词,能感受到孤独是多么可贵的体验。一个人的时候除了胡思乱想,还可以开拓思路,忏悔过去,回忆美好,体悟人生;
3.不可估量的学习能力是人特有的,当我们觉得老了,学不动的时候,是不够需要,不够渴望。
4.我们可以和很多人聚集在一起,但却不一定是彼此懂得的人,并非一定是对的人,那远比一个人更累,更孤独;
5.并非所有的冷漠都可以挽回,并非所有的过去都可以抹去,不珍惜眼前,也许失去的就是永远;
6.生活并不糟糕,反馈的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已;
7.记忆不会失去,只是被封锁了,某一个瞬间被破解释放而出的时候,要有接的住的勇气;
8.享受独处时光,尊重自己的频率。
@大蓓
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