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且作风朴素,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子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亦不扬。面对一些时不时而来的恶意羞辱与攻讦,他总能机智而巧妙的予以回击,及时地维护自己与国家的尊严。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连番几次想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巧妙应对,使得楚王最后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体面。
太史公司马迁对晏子颇为推崇,不仅将他与名相管仲并称,而且为他俩合写传记——《管晏列传》。还有汉代刘向也整理了一部《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写得简单生动而又表现出极不寻常的道理。其中有一则“晏子之御”的故事,情节有趣,寓意极强。
话说晏子在做齐国宰相期间,有一名专职车夫为自己驾车。一次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为相国驾车,坐在车上的大华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等车夫驾完一天的车后回到家里后,妻子就要跟他离婚。车夫大吃一惊,忙问:“我为宰相赶车,多体面啊!不愁吃穿,你为什么要离开呢?”车夫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在诸侯各国中很有名望。可我看他坐在车上,神情是那样深沉,态度是那样谦逊。而你呢,只不过是给相国驾车罢了,却趾高气扬,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车夫仔细琢磨妻子的这番话,既受教育又感惭愧,便向妻子认错。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逊谨慎起来。车夫的这一变化,也使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这则故事简单而又不失风趣,揭示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既肯定了车夫知错能改、从善如流的可贵精神,又赞美了晏子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且懂得发现人的优点的高尚情操。
在我们现在看来,车夫的进步未免太快了,犹如一步登天。其实,这样的进步,在春秋战国时代并不罕见。那时各国政治气氛非常宽松,并不讲究论资排辈,而是举贤任能,只要君主觉得一个人有能力,随时会给予破格重用。一夜之间,百里奚可以从奴隶贵至上卿,孙膑可以从囚徒变为将军,苏秦可以由穷书生而身佩六国相印,以此推断,晏子推荐车夫为大夫,并没有打破旧理常情,而是依循当时任人唯贤的政治氛围做出的人事安排。
读到这里,我们还得品读一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御者之妻”的不同寻常之处,她给人的印象似乎很深刻。
首先,御者之妻为何要求离去?她见丈夫满足现状,洋洋得意,借提出分手来制造紧张气氛,继而将身为车夫而日益骄盛的丈夫与贵为齐相却谦虚朴素的晏子作比较,指出丈夫的不足之处,也浇灭了丈夫的自满自得心理。御者之妻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泼将下来,点醒了丈夫,及时帮助了丈夫。此后,车夫不再骄傲自满,而变得谦虚谨慎起来。晏子得知缘由,认为车夫知错能改,实属难能可贵,遂推荐他为大夫。
其次,御者之妻是如何指出自己丈夫的缺点的?御者之妻观察敏锐,她从晏子的态度举止中看到了为人处世之道,并将丈夫与之对比,用以启发丈夫,从而让容易自满的人,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这是妻子从侧面引导丈夫发现问题。
聪明的妻子在让丈夫发现问题后进一步指出,如果他能够改正问题,就具有了晏子的智慧,并且加上自己身材高大的仪表,如果能坚持践行仁义礼节,忠心为明主做事,他的声名也一定会远近传播。这是妻子从正面启发丈夫进步。
在故事的最后,御者之妻彰显了什么样的美德?御者在妻子的警醒下开始深刻反省,谦逊做人,往日肤浅的虚荣心理消失得干干净净,待人接物恭敬谦和,彬彬有礼,与从前相比,判若两人。时间一长,晏婴也发现了御者的变化,便向他询问原因,御者如实作了汇报。晏子看到御者能接受规劝,改正缺点,是个可造之材,遂推荐他做大夫。御者的变化正是因为妻子的真心规劝所致,因此御者之妻有内助之贤。
御者之妻对于丈夫行为的改善和事业的帮助有着巨大意义。汉代学者刘向在《古列女传》中赞曰:“齐相御妻,匡夫以道。明言骄恭,夫改易行。晏子升之,列于君子。”妻子在发现了丈夫的毛病以后,马上对其击以敲打,使之警醒,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与不足,她的这种洞察敏锐、见识非凡与帮助丈夫进步的行为,弥足珍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