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从《心迷宫》开始,FIRST青年电影展开始被一众影迷所熟知,《中邪》《黑处有什么》《喜丧》《八月》等影片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在《心迷宫》之前,还有郝杰的《美姐》,甚至《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唐山大地震》《光荣的愤怒》都有参加过展映,并且在2009年,因《光荣的愤怒》获得“最受大学生瞩目影片”而停办一年。历届电影节的主席也包括徐枫、许鞍华、谢飞、姜文、王家卫等等。
作为一个专注于导演处女作的电影节,FIRST青年电影展自然是更能代表电影的纯粹性一面,这里没有功利没有商业,有的只是所有电影人对电影真正的热爱。
《我心雀跃》作为女导演刘紫薇的处女作长片,获得了第10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演员奖。
而这样的三无影片(无大投资,无大导演,无大牌明星)能够进入院线,不管排片多寡,对于影迷来说,本身来说就已经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了。
国内独立电影的现状,由于以上的“三无”,必然导致这一类型作品的低排片与低观影量,这是我早已预料到了的。果然,当我拿着电影票走进电影院的时候,空荡荡的影厅也就只有我一人,上一次全场只有我一人的观影是《少年巴比伦》。可见,对于电影票房,对于电影人来说,独立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我心雀跃》海报上的那一句引导语“报告老师,我喜欢你”,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部师生恋电影了。这也必然的阻止了一大部分的观影群体。
“又是青春片?”
“就拍不了别的了吗?”
“又是狗血的言情吧?一定又要堕胎了吧?”
“中国编剧就写不出别的故事了吗?”
我想,普遍的心态应该都是这样。于是,望而却步,本能的拒绝了选择观看。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受到了太多类似《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左耳》的电影的伤害,于是观众产生了审美心理定势。而“审美心理定势是一种巨大的惯性力量,不断地‘同化’着观众、艺术家、作品。”(余秋雨:《观众心理学》第三章)
这样的现状,再一次显示了FIRST青年电影展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作为以师生恋为主题的电影,观众很容易顺拐的联想到琼瑶的《窗外》。事实上,《我心雀跃》并非如戏,相比较而言,看了电影你会发现更容易被联想到的是《我的少女时代》这样的作品,因为并没有《窗外》那么缠绵悱恻。当然,在视听语言上,《我心雀跃》比《我的少女时代》显然更有追求。
整部电影的基调更像是朴树在《那些花儿》里所唱: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回到电影,先说优点。
视听语言的追求。视听语言作为电影的最本质表达,女导演刘紫薇做到了,只这一点就远远的要比很多急功近利的初执导筒的新人要强了很多,这是一部电影的定位问题。在视听部分,《我心雀跃》中多处放大了女主角与美术老师出现交集桥段时候的环境声,这样的特意放大处理,既强化了女主角的内心波澜,又做到了不需要浮夸表演带来的心理外化。这样的处理极大的丰富了女主角此时的内心状态:我的眼里只有你。于是,一切的春心萌动,一切的爱慕之情,便来的理所当然且不会让观众产生尴尬的观感。
电影的真实性表达。作为现实题材电影,自然要求具有合理的真实性。《我心雀跃》在这一点也基本做到了。所有年轻演员的表演状态,都是真实的学生的状态,甚至是很多明星的专业表演都达不到的真实感(参考《小时代》《栀子花开》《左耳》)。而因为这种不违和的真实感,给我带来的观影感受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拧巴,于是,对电影的好感也就随之而来。
此外,在画面构图,氛围营造,道具展现等等之上都做到了较好的表述。
几个缺点。
整部影片,家长是缺席的。家长缺席不重要,我可以当成这是一个虚构的空间,是一场青春的童话,也无妨。问题出在这样的缺席并没有坚持到底,在影片的后半段,女主角打碎了窗台的玻璃瓶,女主角的母亲出现了。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通过女主角之口已经交代了“爸妈去出差了”这样的事实。当然,这里母亲的出现也不能说是逻辑上的bug,而是这里的出现毫无意义,并没有对整部电影起到任何的补充说明作用,一切都显得刻意、突然、拧巴,破坏了整体的连贯性。(同样的父母缺席,可以参考《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斯琴高娃与王学圻与夏雨的戏份,对整部影片以及马小军这个人物都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美术老师送给女主角的画上,特写中硕大的标注着1997年。何必要设置这样的重要年代呢?整部影片除了结尾最后这一个镜头的特写,其他部分丝毫没有体现1997年该有的所有因素。加上演员的服饰,即使是年代放在21世纪,也无不可。这一大写的1997年,反而变得尴尬与多余。
最后,说说影片中对女主角的各种特写吧,真的有些美好有些梦幻有些让我想回到我的中学时代。
影片中对中学女生的镜头表达,好几场都让我想到了2015年的一部土耳其影片:《野马》。当然,《我心雀跃》与这部电影毫无关联,只是单纯的因为影片中她们的年轻与美好。
《我心雀跃》
个人评分: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