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一句话,觉得挺有道理的:人做事情的动机无外乎两个,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当然这样的归纳过于简单化了,就像某一个国王曾召集群臣征求最有智慧的语言,最后的结果是筛而选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夺得国王最心仪的智慧名言一样。无论是追求快乐还是逃避痛苦,人都得对自己有所交代,叫做扪心自问,值乎?做乎?憾乎?追求孔子老人家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去做吧。
我有一个同学,小学在一个班级,初中在一个班级,高中在一个年级但不同班,大学我考上了本科,她回家嫁人,生了娃娃。我们是同一个村里的女娃,家离得很近,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故相处极好。九年的同班同学情,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心理早熟,情感丰富且细腻,九年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到了高中却一落千丈,原因也是因为她的性格吧。她喜欢上了别班的一个男孩子,却始终单恋不去表达,只跟我说,我能给的建议是让对方知道,不然这种单恋没有意义。她说没有勇气挑破这层窗户纸,因为他已经有了意中人。高中时代,十七八岁的年纪,情窦初开,把单纯美好的爱情设想得不掺杂任何杂质,她不愿意去做一个破坏者,只能选择默默去喜欢。她把这种喜欢转化成了一种离群索居遗世独立的清高样子,把这种喜欢用文字记录在她上了锁的日记里,把这种喜欢转换成有些伤感有些忧郁的小诗里,而本应该用时间和精力发奋读书学习的三年就这样也被这种喜欢转化成了高中勉强毕业回家。三年的时间她给了自己一个交代,用专一的喜欢替代了一切,三年的单恋毫无情感硕果,因为人家出双入对了三年。我为她不值,但她却没丝毫悔意。
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家里着急让她嫁人,介绍了一个相隔一公里邻村的小伙子,人年轻帅气,只有初中学历。她只见了一面,就同意了婚事。他们结婚了,很快有了自己的女儿。我们多年的友谊在两地相隔飞雁传书中延续着,我们互诉着心事。她在她男人的村里是惹人注目的,因为她的才气,因为她的气质,因为她对生活的态度。她说为了一个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男孩付出了三年时光,这三年她如同困在茧里的蛾,始终蜷缩,未能展翅。嫁给了一个只谋一面的男人,让她破茧而出。这个男人没有学历,没有知识,但有的是对她的疼爱,而这,对一个弱女子来说,足矣。他们的小家在农村是最干净明亮的,他们的院子老是有各色小花芬芳。她因为农活,粗糙了双手,因为日晒,黝黑了容颜,因为女儿,臃肿了身子,可这一切,她觉得值得,因为这时的她付出的不再是喜欢,而是爱。她依然保留着记日记的习惯,依然有些多愁善感,依然喜欢用她自创的小诗与我分享她的心情与喜悦。我问她,想知道当初那个她喜欢的男孩子的下落吗,她说不重要了,而我偏要告诉她,那个男孩子出双入对了三年的小女友嫁给了别人,他们都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走了专科,他们现在还在为生计奔波,他们过得没有她幸福。
有人愿与你分享心事是对你的莫大信任,莫要辜负;有人愿意做在你眼里不值得做的事,莫要阻拦,她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
��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