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的是,这不是课程推荐,真的不是。
前一段时间看朋友圈,一位同学发她儿子玩魔方的小视频深深吸引了我,小朋友轻轻松松地很快就还原了打乱的魔方,心里很是佩服。想着不如给开心也报名学习下吧,问了问他的意见,他同意了。并且说上次家庭聚会时,哥哥和姐姐都会玩魔方,他也想玩。
于是,就询问了同学,购买了一个公众号的三阶魔方视频课程。
昨天下午孩子在跟着视频初步练习时才发现,手握不过来整个魔方,这样就会导致在练习手法时有障碍,况且指导老师说手法是速度的基础。那一瞬间我脑子里浮现出第一念头就是我的焦虑产生了。
我给孩子报名是因为看到同学在朋友圈晒自己孩子的学习成果,我心里那时候是羡慕的。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能熟练掌握,在别的小朋友玩时心里不会失落,不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可现在想这个失落、不如别人不是孩子的,而是我的。只是我把它投射在了孩子身上而已。
同样的事情还表现在我报名了OH卡课程。老师的课都讲完两个月了,我还没有听完,更提在群里找同学练习了。
这两个课程我想它充分验证了我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只是为了慰藉自己内心的黑洞而报名学习,而不是想真正的深入研究。好象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是堕落。
这种模式来源于哪里呢?
往深处想了下,可能是不优秀不配活。
我记得在初二下半学期,那时情窦初开,暗恋上了班里的一个高个子男生。学习成绩在升初三由班级前几名滑落到了20多名。
就在那个初冬,我和父亲去家后面的地里拾棉花。路上碰到了一个邻居爷爷。他对父亲说:“孩子学习挺好的吧?”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父亲的回答“哎,也是白(bei)瞎。好什么好,现在都到班级20多名了。”
我记得那时我的脸痛红,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可我就是不让它流下来。父亲的这个回答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对我来说犹如万根钢刺在背,又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什么叫白瞎呢?!我能听到我的自尊“啪”地碎了一地,被父亲恨恨的踩在了脚下。我当时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成绩搞上去,一定脱离农村。
于是我在初三上学期班级第一次排名考试从20多名到前十名,第二次排名从前十名到第三名。
这也给后来我的要强,只要停下学习就会抓耳挠腮般的紧张与不安,生怕不够优秀埋下了种子。
但我同时也发现,我平时的考试成绩都很好,但一到大考时就会紧张不安,而且成绩往往都不理想。在初中升高中时是这样,按照我平时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没有问题,可偏偏没有考上。
第二年复习时,因为经济原因,不得已按照父母的愿望报考了中专,当时就想随便考考算了,结果考了个全校第三名。
还有我在考学士学位证时,弱项英语都通过了,但我的专业课竟然有一门没有过关没有拿到学位证。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我学驾照时。
我在驾校练车时教练都说我技术掌握的不错,通过肯定没问题。可是我一连考了两次都没有通过科二的考试,第三次考试托关系才过的。事后,教练都很纳闷的说:你平时练的这么好,怎么一到考场就不行了呢?你不紧张的话第一次就过了。
那时的我并没有接触心理学,只是知道自己一到考试容易紧张,但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后来看了武志红老师谈“考试焦虑”的一篇文章,才明白“考试焦虑就是我们身体的紧张程度超出了应对考试所需要的正常紧张水平。之所以会造成这个结果,一般而言,是那些有严重考试焦虑的学生所承受的,不仅有自己的压力,还有父母及其他家人所给的压力。”
他还举了自己初中同学的例子:“他的父母常对他们说,我们家的未来就指望你了。常听到这样的话,他没有考试焦虑才怪。”
同时文章中还引用了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观点,“重要的焦虑多源自关系。”所以武老师得出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考试焦虑,其实主要是孩子对他们与父母的关系的焦虑,他们不是在担心考试,他们担心的是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这样一来,我的考虑焦虑也很清楚了。
因为在山东省最贫穷的农村,学习好在当时是脱离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唯一出路。父亲是高中毕业,在当时算是挺高的学历了,但他没有考上大学,反而不如他学习好的同龄人都考上了,混的比他好了不知多少倍。所以父亲也想让我们出人头地,他把希望都压在了我们身上。
只有学习好才是最好的,我们才能得到父亲的认可与表扬,不然只能在家帮着干繁重的农活或者外出打工帮助养家,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
当然我不希望这样,所以我才会拼了命的努力。但同时又由于父辈的压力,导致我每逢大考必因焦虑紧张而失败。
现在很流行有问题就追溯原生家庭。但如果从另外角度来看,也多亏了父亲这种教育压力,我才得以脱离当时的环境。儿时和我一样上学的三个女孩子初中都没上,就早早的结婚生子,背上了生活的重担。
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我们的原生家庭。人生没有白受的苦,没有白走的路,你的每一步都有其意义,就看你识不识,愿不愿意去相信。
我剖析了我自己的受教育模式,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必为了父母而努力,只要做好他自己即可。魔方课程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就当给我自己的一个新年礼物吧!
毕竟我学会了也是可以“炫”的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