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是二十世纪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1877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少年时期,黑塞不堪忍受僵化的经院式教育,中途退学,先后当过工厂学徒、书店店员。他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刻苦学习,并开始写作。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入瑞士籍,1946年,黑塞获歌德奖和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去世,享年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主要著作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纳尔奇斯与歌尔德蒙》等。
《荒原狼》通过对自称荒原狼的哈里·哈勒尔进行深刻的自我解剖和灵魂剖析,淋漓尽致的将哈勒尔的精神痛苦和危机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与外部世界充满矛盾,“失去了职业、失去了家庭、失去了故乡、游离于所有社会集团之外……时时与公众舆论、公共道德发生激烈的冲突……宗教、家庭、国家都失去了价值……科学、行会、艺术故弄玄虚,装模作样”,使他感到厌恶。
此外,他的内心世界也矛盾重重,“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幽俗的一面;他憎恨小市民,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憎恨秩序,又摆脱不了秩序。他在魔剧院中剖析了自己的灵魂,看见自己分裂成无数个自我,再次经历了青少年时的爱情故事。他发现驯兽者、部长、将军、疯子在他们的头脑中想得出来的思想也同样潜藏在他自己的身上,也是那样可憎、野蛮、凶恶、粗野、愚蠢。于是他决心把邪恶忍受到底,再次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心灵的和谐。”
我们年轻时拥抱梦想,热爱自由,想要有所作,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价值的事情,但是步入生活后,我们被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烦扰,不堪重负,终究是忘了最初的自己。但是总有那么几头倔驴,拉不动,既忘不了梦想,也踏不进生活,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忍受孤独的吞噬和精神的折磨。
荒原狼就是这么一头倔驴,“他从来没有为金钱和舒服日子出卖过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出卖给有权有势的人,为了维持自由,抛弃和拒绝了大部分人眼里会带来好处和幸福的东西……他得到了他为本性所使而苦苦追求的东西,但是得之太多反受其害了。开始,这是他的梦想和幸福,后来就变成了他痛苦的命运。追求权力的人毁于权力,追求金钱的人毁于金钱,低声下气的人毁于卑躬屈膝,追求享乐的人毁于行乐。同样,追求自由的荒原狼毁于我行我素。”
无人倾听,无人理解,无人拥抱,无人和他共同生活,他被孤独的空气和宁静的气氛所包围,被世人遗忘。
他与俗世格格不入,精神走的太远,已经难以走动在现实中。
尽管世界把他抛弃,他还是努力寻找自己和世界的契合点,他想拥抱人群,赞颂生活,忍受折磨,继续在人世的修行。赫尔米娜的出现,便映证了这一点。
赫尔米娜教会了他睡觉、跳舞、做爱……普通人热爱的所有事情,教会了他该如何生活在这个格格不入的现实世界,教会了他该如何与这个错误的世界握手言和——要学会生活这个游戏,要学会微笑。
生活就是一部狗血剧,你认真了,也就输了。
小时候,我们宁折不弯,“不为五斗米折腰”,
长大后,我们卑躬屈膝,“宁为王侯鞍前狗”;
小时候,我们自在洒脱,“仰天大笑出门去”,
长大后,我们拘谨束缚,“浮名浮利不自由”;
小时候,我们仗义侠气,“喜说荆轲”,
长大后,我们逐利丧心,“江湖侠骨无多”。
小时候,我们心怀纯粹的赤子之情,
长大后,雾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如今,人们追求快速成长,而成长的代价必是剥筋扒骨的疼痛,有的人为缓解疼痛,将其赤子之心作交换,成为无皮无骨无心的假人;有的人为守住本心,咬牙切齿地死守回忆,日日饱受现实的鞭笞和精神的折磨,成为真正的勇士!
时间久了,他们视痛为乐,终究学会了该如何生活,学会了幽默;学会了生活这个游戏,学会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