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是指用外部压力将特殊的思想灌输给他人的一种行为。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判断,这里梳理了三个要点:一是灌输的思想是否符合真相和科学;二是灌输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谋求私利;三是这种手段为谁所用。老梁在他的《梁知》节目里提到的九种洗脑术,第九种是采用纯物质的麻醉剂,这里的重点是心理层面的八种。我们结合日常的生活,对照一下,看看我们是否被洗脑了。
第一种:思维休克。主要特点是“封闭空间,绝对真理”,也是所有洗脑术的基础,就是在封闭的空间里,给你灌输他们认为的绝对真理,使你的思维休克、停止,从而接受他的思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传销,不管是传销中的“南派住别墅,北派打地铺”,就是把人集中一个房间里,不停的给你灌输他们的产品、理念、模式、发财梦,一段时间封闭洗脑之后,你就会变成他们的一分子。
不要以为我们没有进入传销组织,就跟我们没关系,其实这个封闭的空间不是局限的,可以是一个度假村,可以是一个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室,也可以是一个网络直播间,甚至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
第二种:制造稀缺。人为的制造稀缺假象,感觉这个东西特别珍贵,最后像飞蛾扑火一样被洗脑。
这个是现代商业销售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比如钻石,其实就是最硬的石头,但是钻石矿被戴比尔斯这家公司所控制,限量出货,造成物以稀为贵,再经过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植入,成立爱情中的必需品。
还有人为制作的稀缺,我们比较熟悉:“双十一”、“销售标兵”、“先进个人”……
第三种:假逻辑。狼对山顶上的鸡说:“如果不往下飞,你怎么知道你不是老鹰?”“假逻辑”假在哪里?鹰就是鹰,鸡就是鸡,鸡再飞也成不了鹰。当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鸡,所以成功学大师就利用了这点,把个别人的成功当成谁都可以复制的普遍性。你看看马云当时怎么样,你也可以成为李嘉诚、比尔·盖茨……
网上看到周春雷博士有关名人传记的话说的很到位,他说他从不读名人传记,因为“名人传记没有思想性可以借鉴,习惯把众多偶合的因素粉饰为自身的创造,把幸存者效应发挥到极致,而后以万世师的姿态去教育众生,其中以商人和演员的传记尤甚。而迄今为止,能为人类社会提供真正智慧的,能称为思想家的人,全世界也超不过十个。从禅学的角度,中国和日本是相通的,‘心不唤物,物不至’。讲的是禅学对于商业的指导作用,但是不要断章取义,实现这一能力的前提是心无所住,以生清净心。而只有清净心才能达到以心唤物,开启智慧通途。而以野兽般的贪念痴念邪念,以火炉般的欲望所生出的心都是色心,而以色心唤物只能换来痛苦、失落和业报。”
这里周老师说的很清楚,现在很多成功学里吹捧的明星和偶像,只是众多偶合的因素所成就,所谓时代造英雄,是大浪淘沙后少数的幸存者,这个根本不具备普遍性。但是通过成功学的鼓动,“把幸存者效应发挥到极致”,导致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就是金字塔尖的那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后成就的是那些成功学的大师,也就是不断的有鸡从山顶上飞下来,喂饱了等在山下大声吆喝的狼。
第四种,捕获冲击。这个来自于警察抓捕审讯罪犯的手段,在凌晨罪犯最放松、不设防的时候抓捕,抓到后突击审讯,予以权威震慑,最后非常容易击破罪犯的脆弱防线。
本来是用来抓坏人的手段,也会被用在很多商业上,比如卖保健品、化妆品的或者算命的大师,一开始都是先吓唬你,你缺这个缺那个,有这个灾那个难的,吓得你脑袋真空,不知所措,最后给你一条路,这个时候你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第五种,角色化。就像演员一样,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入戏太深,最后角色生活化,人戏不分。美国有个斯坦福监狱实验,操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把心理学大楼地下室改成监狱的样子。24个自愿者,一半扮演狱警,一半扮演囚犯。两周试验还没结束就不得不终止了。因为进入角色之后,扮演的狱警无所不用的折磨囚犯,囚犯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在第六天,一个囚犯自残,一个囚犯严重抑郁。菲利普·津巴多在其著作讲到角色化对于洗脑的重要性,我让你扮演一个角色,往往你自己就自然而然被洗脑了。
角色化是洗脑的一种高级形式,一旦角色化后很难摆脱。比如现实中某些人掌握了“权力”,慢慢就会忘记了自我与初心,忘记了恐惧和道德底线,最后就算扮演了“阶下囚”的角色,还是无法出戏。
第六种,从众心理。和角色化有一致的地方,都是先入戏,再进入集体,最后被同化的过程。不同的是,角色化是最初自己心甘情愿的扮演,从众心理一开始是抗拒的,最后就是迫于集体的压力而随波逐流。
比如官场和商场上有一些善弄权术的人,为了排除异己,不会自己亲自动手,而是给你制造对立面,通过集体的力量压迫你,逼你就范。
第七种,认知承诺。也叫行为承诺、行动承诺,就是通过人的行为来改变他对一件事的态度。与角色化和从众心理也有一致的地方,通过主动扮演或被动服从的行动,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比如体验式营销,尤其是新型传销就会用到极致,我身边就接触到2017年崩盘的霹克币,最初进入国内就是采用高大上的区块链概念,营造高端的圈层,推广宣传时都是出入五星级酒店,当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进入了这些高端的场所,眼睛看到的,身体接触的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这些亲身体验的行为很快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最后沦为一些人收割的“韭菜”。
还有一些行动比如成功学大师的集体唱歌喊口号,唱着喊着自己就开始相信了,以及销售人员的话术引导都有这方面的嫌疑。
第八种,习得性无助。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痛苦的电击。多次实验后,就算笼子打开,但只要蜂音器一响,还没电击,此时的狗不但不会逃出笼子,而是立刻倒地呻吟、浑身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跑的,最后只能绝望的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里的关键就是奖罚分明的制度,顺者昌逆者亡,奖罚分明,不听话就狠狠的打,顺从就重重的赏。社会上很多机构都在使用这种手段,这种手段是维护迫害合理性的一种方式,也是非常关键的洗脑方式。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摩根·弗里曼说出了一个概念“Insti-tution”(制度化),那个在监狱里生活了50年的人,在获得假释时却无所适从,挟制一个来告别的狱友,以此来获得继续留在监狱的方法,最后回到社会后因为无法适应而自杀。
监狱是有形的围墙,其实真正束缚我们的是心灵的围墙,比如这个Insti-tution(制度化):条条框框下形成惯性,让你制度化、格式化、专业化、职业化。对待这样的Insti-tution,有人先是反抗,被打压:再反抗,再被打压;周而复始,慢慢屈服;有的最后还爱上了它。
想想不是吗?也许我们几十年后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这么的世俗,这样的面目可憎,怎么变成了我当初最讨厌的那一类人。可能是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被Insti-tution(制度化)了。
这些林林种种的洗脑术,可以说防不胜防,再回到一开始说的三个要点:是否符合真相、是否为了私利、是谁在使用。我们该怎么办呢?借用上面周博士的话,就是要开启自己的智慧,“心无所住,以生清净心。”有人问原来是赌王后来成为反赌专家的马洪刚,赌场上怎么才能赢?他说不赌才是赢。所以,但向自己求吧,自心清净了,就不需要洗了,别人当然也就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