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与孔子合称孔孟。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当人们问起他他擅长的是什么事,他的回答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们可能会疑惑,“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如何养浩然之气呢,孟子给出了他的解释,在他的解释中,他先提到了几种不同的勇。
第一种勇,北宫黝之勇,“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於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这是北宫黝的勇,他非常看重自己的面子,别人侵犯他一点点,就像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鞭打了一样,也不允许百姓跟他穿的一样。同时他目中无人,无礼。他看待君王也像看待一个百姓一样。这样的勇他是没有意义的,可以说他的勇只是一种莽撞的,受不了刺激,无法控制自己的一种勇,这一种勇不会帮助我们反而会害了我们。
第二种勇,孟施舍之勇,“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他在大战前会去观看敌方的人数,如果对面人多,他就不回去打,他是会经过仔细的考虑才会进攻的,所以说他是没有那种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精神,因此孟子说孟施舍无法必胜,只能做到无惧罢了。而他这种勇是优与北宫黝的勇的,他的勇不想北宫黝一样莽撞,他会思考,考虑清楚这一战的胜算,他是一种理性的勇,但是他理性的勇,少了一份坚定,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够退的,当你身后站的就是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你还能够退吗。这就是他的勇存在的缺陷,他少了一种对正义之道的坚持,有些时候,我们是已经无法,也不应该去量敌而后进,我们只能近。
第三种勇,孔夫子之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自我反省,发现正义不在我这一边,即使是百姓,我难道就不怕吗,自我反省,发现正义在我这一边,即使有千万人我也要前往,孔子的勇他是建立在正义之上的,他用正义来做为评判的标准。对,他就会坚持不改变,错,他就会主动认错,不会在乎面子什么的。而他的勇就有了孟施舍所缺少的对正义的坚持,当孔子发现他是正义的,及时有千万人他也回去,他的勇也就是正直。
那这勇,又与浩然之气有什么关系,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之气需要的就是这最后一种勇,浩然之气,我们需要用正义,正直,不断的培养他,不能时不时的培养,但同样在你培养他的过程中,不能太刻意的关注他,这样他是无法融入你的生命,你一直刻意的去修炼他,反而是揠苗助长,最终只会做到,做事时想到了他,所以不会去做,这是一种消极自由,而我们需要达到的是积极自由,是自然而然的,根本不会生气去做坏事的念头,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只有我们让正义不知不觉的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同样就开始培养我们的浩然之气了。
浩然之气,他其实就是我们人身上,正直,正义,不动摇的精神,一个人只有拥有浩然之气,他才会是一个真正的伟人,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人,像诸葛亮的《出生表》,岳飞英勇抗金,苏武誓死不降,牧羊十几年,严颜被俘获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他们这些人,他们身上都有这样的浩然之气,一种正直的态度,他们的浩然之气,同样在感染着我们后世一代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