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高考在决定自己报考哪所学校时的稀里糊涂,盲目的选择着自己分数够的着的学校,还不断地求助于那些网上的帮助选择学校的网站,亲戚们的建议时的迷茫无助。现在想来真是一段让人不想再想起的黑暗史啊!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决策难道就那么难吗?
决策,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个高大上的词,但是可能在大家不自觉的时候就会悄悄的把决策的过程完成了。决策是决定的意思,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对未来行动做出决定。说了这么多其实决策的意义就在于决定,出去买个衣服选择款式、面料,最后决定买哪一件是一次决策的过程,在家准备晚饭,决定晚饭的样式、菜式、烧法到最后决定的晚饭做出是一次决策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决策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因为我们的下意识的通过我们的记忆自动评估了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猜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但是在需要大脑的第二系统(《思考,快与慢》中的慢思考也称控制性思维)干预下进行的决策时,我们其中大部分人会选择逃避或者推卸责任的方式来减少自己对于决策的影响力。这就好像就像是我们大多数高考生们在选择大学时,会时常会跟父母这样说“爸爸妈妈,你们觉得我报哪个学校好呢?”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报考学校当然要参考父母的意见啊!高中生怎么知道哪家学校好不好,肯定没有家长懂得多啊!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父母又对那些学校了解多少,除非他们选择推荐的是自己以前的母校,对学校了解甚深。对于一所可能去都没去过的学校,了解它的途径大多有三种。一,通过媒体,网络了解;二,通过附近的邻居朋友亲人的口耳相传;三,通过对学校的招生电话咨询。这三种方式,家长们会做,难道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的90后和00后不会做吗?只是他们想把决策的责任交给家长,让家长们帮助自己完成这项对于自己来说及其重要的决策,这其实也是一种及其不自信、逃避的行为。如果换一种问法,比如说:“爸妈,我最近对于我的成绩筛选出来了三个学校,都有各式各样的特色,我倾向与选择A学校,因为这个学校是我能够选择的学校里某某专业教学课程最好的评价也最高。你们看看,觉得如何?”对于这样的提问,如果你作为家长会不会觉得更好呢?毕竟决策是自己的,难道不应该自己拿主意吗?
最后对于那些曾经和我一样自己不敢决策反而盲目求助他人的人,我想说的是请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吧!毕竟决策是自己的,别人给的建议只会止步于不犯错的地步,不会给你建设性的意见,真正会给自己带来巨大改变的决策只会是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