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汉语拼音:qiūcí,龟兹语:Kutsi,维语:Küsen】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之大将吕光灭龟兹(“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发源于此),俘虏了鸠摩罗什。回军途中,吕光听说苻坚兵败淝水,将鸠摩罗什、龟兹乐带到姑藏(现甘肃凉州),建立后凉国。让鸠摩罗什为他谋划军机。尽管鸠摩罗什无法传授佛法,但他志心不改,仍潜心学习汉语,直至精通圆熟,为他以后弘法传教做准备。吕光亡后,龟兹乐分散。
公元401年,后秦姚兴为延请鸠摩罗什弘法传教,而发兵后凉,大败凉军,迎鸠摩罗什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户县草堂寺),并拜奉为国师,鸠摩罗什成为我国第一位大译经家。至此,鸠摩罗什到达东土传经之路,长达十六年!时年五十八岁。从此,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经说法,招收弟子,由国家出面,他组织、主持三千多人的佛经译场。
鸠摩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善循循善诱,佛行事业,终日不倦。
中国的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有鸠摩罗什才有了良好的译本,系统的教义,他堪称佛典汉译的泰斗。
姚兴皇帝为了安稳住鸠摩罗什的心,使得鸠摩罗什能够专注于翻译佛经,便煞费苦心:一是不远七八千里,移植来龟兹国的葡萄树木,大面积的种植于草堂寺一代,从环境上,给了鸠摩罗什一种熟悉的感觉,同时,品尝成熟的葡萄也让鸠摩罗什不再受思乡之苦(草堂寺内的斋堂前有一株葡萄树,据附近的老人回忆,这是很早就有的,现在看到的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古树断枝后,重新长起来的枝蔓)。二是姚兴皇帝广泛收罗流散在凉州一代的龟兹乐艺人,重新获得龟兹乐。其间也不乏跟随鸠摩罗什踪迹而来的。这样就在户县、长安和周至一带就出现了一群演艺的人们---龟兹乐。
对于久居关中的大汉民族的先民来说,龟兹国来的演奏者们的身材、服饰和举态显得还真是很稀奇的,同时龟兹乐曲给人的听觉冲击力确实是令人难以忘怀(一千六百年前的龟兹音乐,我们现在是没法揣摩)。这样从起初的给鸠摩罗什和皇宫表演的龟兹音乐,演变到逐渐被普通老百姓所闻,龟兹乐就慢慢地在这一带扎下了根,并传播开来。当然,在传播过程中,肯定借鉴和融合了关中当时的地域乐理、乐器等,并走进庆典、祭祀等重要活动,后来在户县民间主要演变在祭祀活动中被邀请去演奏(庆典活动的名称不叫龟兹乐队,但绝对是从龟兹乐队分化出来的,其名称叫乐队,名称可能是出于忌讳的缘由吧)。
现在关中一带(尤其是周、户、长)的老人下世后,还保留着请龟兹乐队的风俗。在户县,“龟兹乐人”不念qiu ci yue ren ,而是念gui zi yue ren。这一念法其实就是沿袭当初龟兹语而来的,是龟兹乐人,抑或是鸠摩罗什口传给户县当地的先民,形成代代相传到现今还没有被人们重视的、很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这也是鸠摩罗什在翻译佛经以外,不经意间给关中一带(特别是户县)带来的物质(葡萄)和文化(音乐界)上推进。
作为龟兹乐器,主要有竖箜篌(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竖头箜篌、胡箜篌,现简称箜篌。形制多样,既有外形和西洋乐器竖琴相像的角形箜篌,也有琴头加饰的凤首箜篌和龙首箜篌。角形箜篌并有大箜篌、小箜篌之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琵琶、五弦(具有民族特点, 发音柔和,音色圆润,音量不大。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民间舞蹈伴奏。)、笙(属于匏类。笙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笛、箫、篦篥(bì lì)(筚篥得以在千余年间普及,其重要的原因是筚篥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功能。筚篥通过气息支撑,可以表现出圆润不断,委婉起伏的持续音。它的音色深沉、浑厚、凄怆,声音低沉悲咽,对人们思想感情具有强烈的激发力,特别是表现悲愤、激昂情绪时有独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发伤时感事的情怀)、毛员鼓、都眃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籹鼓、铜钹、贝、弹筝、候提鼓、齐鼓、檐鼓等二十种。这些乐器随着历史的延伸,在改进、在变种、在消失,完整保留下来的,几乎不可能。
“管弦声声催人泪,笙歌字字诉哀情。”这是二十年前户县一带给老人送殡时,龟兹乐队席棚门口两侧的挽联,其中就含有乐器的字镶嵌其中。音乐声中,那凄婉、忧伤、悲壮之情不由使人凝噎、郁结、泪涌。
草堂寺落下鸠摩罗什的仙踪,他带来了龟兹的葡萄在太平河流域繁衍着、进化着,龟兹的音乐仍然在户县的礼乐中沿用着,“龟兹(gui zi)”这一古老的读音还在延续着、传承着。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于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