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挺尴尬的,如果认为景观就是种树的话,根本不可能有远古时代的植物留下来。但要讲空间就不同了,于是老爷子讲的全书第一个“景观”案例其实是一个神庙建筑:
哈切普苏特女王庙(埃及)
目前历史界大多数认可的说法是,人类起源于非洲,但是人类文明是在两河流域孕育出来的。地图上能看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区域缺少自然的屏障,所以几千年来都是战争高发区。恨不得任何一个崛起的大帝国都要捎带脚把这片土地给蹂躏一下。战争太多的结果就是,这里几乎没有啥留下来的古遗迹。什么巴比伦空中花园啊,古亚述庙塔啊那都是存在于文字记录里面的东西,不作数。反倒是受其影响的埃及,北有地中海,南有撒哈拉沙漠,东边和亚洲大陆就靠一个小西奈半岛连接,相对来说发展比较平稳。于是能留下数量相对较多的遗迹。
哈切普苏特(Hatshepsut)女王庙建于公元前1500年,是座墓葬建筑。
先来看其选址:古代可不像现代有多种方法对抗自然,啥地方都能盖房子,所以选址上通常非常讲究。在普遍靠尼罗河吃饭的埃及,神庙地点却距离尼罗河2公里以上,这是为了避开其广大的洪泛区,最大限度保护神庙;另外神庙依山而建,整体几乎是融入大山的。
说起选址,个人以为这个在当今属于失传的艺术。99%的建筑师或景观师都是在接到确切任务之后才开始工作的,比较少有可以从选址阶段就参与。哈切普苏特神庙因为背靠大山,且选用了和山一样橙色的岩石作材料,无疑极大的提升了其气势,可见选址的重要性。最近很火的“最孤独的图书馆”,建筑本身只能算中规中矩,能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脱颖而出,选址在海边的独具眼光起了极大作用。
另外还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李晓东老师的篱苑书屋,选址也为建筑增色不少。在现场体验的话,就会为建筑师选址的功力所折服。
再通俗些类比的话,就好像《绝命毒师》如果选洛杉矶为背景拍,估计也是上乘的作品,但选择新墨西哥州那种荒漠肃杀的气氛和整个剧集的风格浑然一体,无疑是锦上添花。
为了引导人到达,从尼罗河来的路径上,有迹象显示曾经种过树(它们不出意料的都没有活下来)。这里插一张好莱坞电影《出埃及记》里的一帧特效,显示了古埃及时期城市、神殿、金字塔等和尼罗河之间的关系,个人觉得还挺像回事的。
古埃及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以宗教为核心的,要突出这个核心应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放到现在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轴线嘛。女王庙的中轴大道笔直向上延伸,最终消失在端头的神秘圣殿中,那里只有国王和大祭司才能进。这样的直线处理几乎成了埃及空间的通例,室内室外都是。如果大家还记得诺曼牛顿先生在前言中提到的,人造景观空间的组织很大程度和视线相关,就能体会到,这种直线的布置让人一下子就注意到透视的中心,两侧的柱廊更是增强了这一体验。
作者进一步推论,这种中央轴线两侧对称的方式虽然缺少想象力,但却是最符合逻辑且容易完成的,所以埃及人大量使用也说的过去。在另外一处埃及墓葬的壁画中,展现了高官宅邸的状况(由于埃及只有神化的法老们用的建筑采用石头,老百姓中即使富裕阶层的房子也没留下来):中央轴线从大门通向住宅,两侧的布置严格对称。可以看到为了对抗炎热的气候,遮阳和高墙已经出现,甚至还有四个树荫下的水池。
结论:作为早期文明,埃及人对景观的贡献基本就是中轴对称。人类还在空间营造的路上慢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