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讲座很多,只要想看那是每周都有,我偶尔也去。去讲座当然是为了听嘉宾分享,但去的次数多了,渐渐觉得提问互动环节也挺有意思。
有些人确实能问出质量不错的问题,但大部分人恐怕连要问什么都没想清楚。这样说或许有些刻薄,但提问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自己很难在现场马上想到一个值得问的问题,所以我极少在讲座上提问,如果要问也会事先酝酿半天——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我试着将提问观众分为六种,如有冒犯请见谅。
(以下嘉宾和观众发言都凭回忆写出,并非原话,但意思大致如此。)
有志青年型
多见于文学、翻译讲座,基本符合人们对不得志文艺青年的刻板印象,永远向往诗和远方,却也只满足于向往。他们总想向台上的“成功者”求一点人生建议,问题可概括为“怎样才能成为您”,认真回答起来少则需要一个职业咨询师的两小时,多则需要十几个教授的四年时间。
两年前在单向街听周克希的讲座《一名译者的自我修养》,就遇到过一位这样的观众。周老原本是数学专业,却数十年笔耕不辍,翻译了很多法国经典文学。讲座时他已经说到了一些学习翻译的心得,最后还是有观众提问:我也不是外语专业,怎样成为翻译?
周老说:着手练习,多多练习。
孔雀开屏型
几乎每次讲座都能碰到的一类观众,他们提问不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是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一种认同。自己讲上一分钟,最后问一句:您觉得是这样吗?
如果观点独特,表达清晰,这部分人其实可以成为很亮眼的观众,能给讲座补充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在阐述观点这一环就已经输了。他们没法用简单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别人也就没法给出有效的反馈,最多选一个角度简单点评。
他们也没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发言格式是相似的:我想请教一下 X 老师,刚才您说到 xxxx,但是 xxxx,我认为 xxxx,我说得对吗?
醉翁之意型
比较罕见的一类观众,能找到和讲座几乎无关的独特提问角度,提问效果极度不确定,但多半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昨天去单向空间参加三明治的新书发布会,GQ 主笔何韬分享了他采访追星族的经历。互动环节有观众提问:你采访过 GAI 吧?真实的他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何老师愣了一下,说:你的问题太大了,能不能切小一点?
观众思索半天,又说:比如,我们看到的都是电视上包装出来的 GAI,还有微博上展示出来的 GAI,那么真实生活中的他有哪些和包装出来的形象不一样的地方?
片刻的沉默,然后观众席一片哄笑。
看来是个追星族啊。
爱岗敬业型
来自同行或者相关行业,借提问机会和嘉宾套近乎。嘉宾一般会说活动后私下讨论。我觉得只要给自己打广告不是太过分就行。
这类人我基本不记得他们的提问内容,不举例了。
神探狄仁杰型
中规中矩的一类观众,喜欢就近期的某个相关事件问嘉宾“元芳你怎么看”,有时候能引发不错的讨论,但一不小心就会显得特别外行,甚至特别知乎。
认真好学型
珍贵的优质提问者,会询问嘉宾一些技术细节,比如如何处理某一类翻译问题,写作的时候如何处理多个人物的故事。
我非常感谢这类观众,他们问出了很多我感兴趣但是没有想到的问题。
最后说一个我听过的奇葩故事吧:
大学公选课上讲了《郑伯克段于鄢》,临下课时有学生问:老师,郑伯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死段于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