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甜点
时光是个说书人,把故事一天一年地说下去,它不会老,只是故事里的人,却一天天老下去了。
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重合,假期变长,因此有更多的人可以暂离工作岗位或学习的地方,回到家乡和家人团圆。而这短暂的相聚,也许是从一个世界回到另一个世界的经历。
从高楼大厦的摩登转换到乡镇小楼的精致,从都市的灯红酒绿切换到乡村的淳朴简单,从城市的文明转至乡舍的野逸,也许还有复杂到简洁,忙碌到无忧……
从未离开老地方的人,有一份未曾改变过的特质,而在不断切换城乡生活的人那里,从外到内都是个适应的过程。
在家的我们像个孩子,举手投足都充满幼稚。学会了说“妈妈辛苦了”,以为继续摊在沙发上玩手机就没有负罪感了;想吃的菜无论如何都要吃到口,撒娇也无所谓。整天不知所以然地乐呵,有父母家人在身边,就是心里舒坦。
而在外的我们,就该像个大人。风雨里奔跑,阳光下微笑。面对委屈挫折,面对欺骗孤单,都要学着慢慢承受和适应。
人总是一边长大,一边依赖着不长大。
长大以后,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地方很久,那些再次见到的熟识邻人都被时间变化了模样。头发白了,皱纹长了,衰老还是不可避免地来临。还有小时候走过的地方,也不再有那些风景,小时候见过的很多事情,现在却有不一样的观感。
但总有一些事情,见了,却依然如故,比如乡亲不变的寒暄和问候,比如始终不变的乡俗。
宰猪是一件大事,至少在有节日的时候,在生活味十足的小镇。在我的家乡,记得小时候,临近春节,几乎家家都会把养了半年或一年的猪宰了,卖去一些肉,留下一些过节用。而宰猪是个大活,因此也会聚集很多围观的乡亲父老,他们说着家乡话,或双手紧抱,或手插口袋,或嗑着瓜子坐着小板凳,边说边笑。说话的内容丰富,包括评论被宰的猪养的如何,肉质怎样,以及各家间做翻对比,在调侃与赞美中欢笑一片,好不热闹。屠夫也是乡人,他们那熟练又有些残忍的架势,是熟悉的样子,只是也缓慢了一些。
毕竟,是不再那么年轻了。
而原本活蹦乱跳的猪,不一会功夫就成了不怕开水烫的死猪,洒了血,蹬了腿,在开水里任人摆布。小时候不觉残忍,只是在听到猪临死前撕心裂肺的喊叫时捂住耳朵,长大了再遇到宰猪,却躲得远远的。
人长大了,变得心软了。
大概是这样,城市化让乡村的范围渐渐缩小,乡村的概念也日渐模糊,乡风民俗变成很多人共同的记忆,人一代代老去,乡情也一天天变得浓厚。
秋夜的晚风在脚丫子上挠挠痒,提醒人们一年不胜几许。时间总是轮回,却不是新的。
秋天有很多故事,从前到以后,每每想起,都很对味,就像人生。
山茶竟已含苞,红豆杉高出了它自己。该落的叶子,再过几天都要离开。指甲花趁着阳光尽力开出各自的颜色,雨来,就要湿了,凋了。
走一遍很久没去过的街道,菜场换了新的,有两层,建筑样式很有特色,是家乡的标志。街两边的店铺有些依然是小时候见过的,药房,五金店,理发店……人们说着方言,看着的听着的,都很亲切。
人们变了,家乡的样子也变了,也许,也没变。
中秋在秋天,比春节更加有节味。因为清冷对比,才显的团圆甚为温暖。家乡素有“冻桂花”一说,天气一冷,桂花倒开的热闹,那香气,香的令人清醒,终于忍不住一再感叹:家里的桂花更香咧!
桂花香送来快乐,所以,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