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周六,室友x因为要回家,拜托我帮他去上下午的英语重修课,为此特意请我吃了焖锅花甲面。
因为是重修,自然老师学生都是一种满不在乎的心态,所以在老师点完名我就走了。回到宿舍,看了一眼手机,刚好四点。这个时间不早不晚挺让人尴尬的,想想反正也无事可做不如去逛逛书店,遂即背着书包走了。
对于书店,在我心中始终有一缕执念,没事就爱去逛逛。就像河森堡在圆桌派中说的“博物馆是一个自带情感的地方”,我觉得书店同样自带情感属性。但这情感在我身上萌芽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晚的。
坦白讲,在我上高中之前的十六年里,我对书店的想象完全停留在我们那个十八线小城几个名曰“智慧”、“博士”、“社稷”…的书店里,它们默契的拥挤狭小着,默契的开在每个中小学周边,默契的卖着相似的教辅资料和精简版四大名著。在那种氛围下,新华书店反而像是一股清流:不用为营业额担忧,它有着除教辅资料以外最杂最多的书,文学、哲学、历史、医学、农业…上下两层面积之大,可以容纳下所有想在里面看书的人,最关键的是在那个空调还不是生活必需品的年代,新华书店里面却是冬暖夏凉。某种程度上,新华书店在我们那承担的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书虽然没什么人买,但一到周末或是寒暑假,每天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在里面看各种与学习无关却极其有趣的书。
所以在我前十六年的记忆里,对民营书店是没什么好感的,它们充其量是学校的延伸敛财的手段。直到中考之后的那个暑假到了南京去了夫子庙附近的大众书局才彻底改变了我对书店的情感,上下两层几百平米空间四周摆满了两米多高的书架,书架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学科各种语言的书,书架中间是提供给顾客休憩阅读的长条凳,轻柔的音乐适时的在耳畔响起,既不喧宾夺主又不显的无聊,此外那还是我第一次看到成年人如此之多的书店,这让我意识到读书不是学生的专利。
回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梦想都是开一个书店。似乎许多文艺青年都有过这样一个梦,在未来的某一天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喜欢的街角开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或咖啡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在我粗略的了解了一下实体书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后我果断放弃了,情怀终究敌不过现实,毕业后老老实实的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我比较重要。
在物外逛了有两个多小时,期间最忙碌的除了眼和手就是我的手机了,频繁的在豆瓣、淘宝、当当中来回切换。看到一本喜欢的比较有意思的想买的书,先是在豆瓣上看一下这本书的评分和短评,然后在淘宝、当当上搜索这本书的售价再和这本书后面的定价对比。结果是,两个小时下来豆瓣上想读的书清单上又多了十几本,购物车首页全被书占满。
但过程中还是有好几次差点抑制不住拿着书去前台结账那喷薄而出的欲望,比如在看到《万物的由来》、《如果这可以是首歌》《知道分子》的时候。但看看支付宝里的余额算算一本书动辄十几块的差价(还不算各种满三百减一百满五百减两百的优惠促销活动)想想我还是个花着父母钱的学生党,还是生生的把欲望憋了回去,即使在是在面对张玮签名版的《历史的温度》,显然作者签名对我的诱惑在和货真价实的实惠面前还是稍逊风骚。
即便如此,在离开书店的最后时刻我还是挑了一本差价最小的方方写的《武汉人》买单。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吧,每次逛书店至少都会在书店买一本书再走,算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点充值和对在这个时代下依旧愿意经营实体书店的人的一点微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