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夜晚。
七年之前的一个冬夜,我突然灵光一闪——“可不可以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变得有趣起来?”我联想到那段时间一直在玩的通关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在纸上写下了我的想法和计划。
我发现,玩游戏与学习之间其实存在很多的共通点。比如“刷题”与“刷图”,都是为了让自己的“技能”更加熟练;再比如“考试”与“打boss”,赢了就有奖励,输了就会进入“虚弱状态”。连“升学”和“升级”都迷之相似。做过的“任务”越多,“经验”就越丰富;消耗的“时间”越多,自己的“体力”就会下降得越快。
可能“游戏”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来的吧。不是说很多人沉迷于游戏,就是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体验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人生和世界吗?
后来,那几页纸我好像没有再看到过。但是那个想法一直在我脑中盘旋,挥之不去。
直到大三那年读了那本《互联网时代》,里面提到国外一位大学教授,就是按照网络游戏的套路构建了他整个的课程模式,所有的学生都乐此不疲。我才发现,真的是有人这么做的!
我还偶然接触了那本《游戏改变世界》。那本书我没有细读,但是我知道它的核心理念也是通过游戏化的体验,达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在读建筑系本科的过程中,我留意到建筑系的学生需要掌握好几种软件:最基本的是AutoCAD制图软件、Sketchup(SU)建模软件和Photoshop(PS)图像处理软件,但实际上还有Vray for Sketchup(VFS)渲染软件。
很多同学还会接触Revit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Rhino曲面建模软件、Indesign(ID)排版软件、Illustrator(AI)绘图软件等等。
在学生工作过程中,偶尔涉及视频制作,那么Premiere(PR)视频剪辑软件和After Effect(AE)后期制作软件想必也不陌生。更不用说PowerPoint(PPT)、Word这些办公软件了。不要小看PPT和Word,PPT怎样做得好看、用Word怎么做论文排版一样可以难倒不少人。
这么多电脑软件,就像建筑工人手里的锤子、锯子、螺丝刀,如果能够学会的话,毫无疑问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会让作品和图纸更加生动和富有想象力。但是这些软件远远不如锤子、锯子那么容易上手,反而像一座座车床,看起来复杂而精密,让人不由得产生多多少少的恐惧感和陌生感。
那么有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呢?甚至,有没有可能让学习这么复杂的软件变得愉悦而快乐起来呢?
我一直在思考,而且用奖学金买了一整套的软件自学书籍,还有成堆的视频教程和网络资源。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我想要的那个学习方法,很多软件,我也是到现在都没有学会。
一直到昨晚,新生大学上的一系列“元学习课”笔记和“元学习课”主讲人郑伊廷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我想要的答案!
多说一句,这篇文章不是广告。第一,他们没有给我广告费;第二,“元学习课”最后一期已经结束了,很遗憾,我个人也错过了这个美妙的课程。
但幸运的是,那一系列笔记几乎完整还原了元学习课的全部内容。而我发现郑伊廷老师的全套理论,跟我之前的设想完全一致!比我想的更全面,更系统,更专业,也更权威。因为郑伊廷老师本人和两期元学习课的学员按照这套方法,都取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成果。
这是一套强大的理论,几乎可以用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在我眼里,说它是“武林秘籍”也不为过。
它不是捷径,它只是一条正确的路,一种正确而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什么这么多人自学一门新技能的时候,总是“从入门到放弃”,不是你没有天分,不是这个技能太难,往往是学习的方法根本就是错的。
它没有那么神,不可能让你闭着眼睛都能学会。但是它可以做到让你乐在其中,甚至沉迷于学习。
我为什么想当大学老师?因为我想让更多的学生从学习的“苦痛”中解脱出来,学得更开心、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一言难尽。
这套理论具体是什么,我不太方便现在就告诉大家。
因为我还不能保证我说的是对的,我理解的是对的,我也确实还没有完全掌握这套方法和理论。
但是我觉得,关键的点我已经get到了,我以往所有的学习经历——为什么Revit我很顺利就学会了学通了,但是Rhino我一直都是刚入门一点点——都证明,这套理论是对的。
接下来就是实践,我要看看我用这套方法能不能学会其他的技能。等到我试验完毕,我再来把这套方法,分享给大家!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昨晚我跟女朋友说这个事儿的时候,我说,将来我的一生,可能都围绕这个东西了。
一个“惊喜”(Serendipity),让我眼中的世界,焕然一新。
题图来自于 昵图网 作者:bet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