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李安导演的父亲三部曲:《 推手 》,《 囍宴 》,《 饮食男女 》;尤其是第三部于1994年上映的《 饮食男女 》。
资深已故演员郎雄饰演一位退休丧偶的中国菜大师老朱,每周日依旧费尽心思烹调一桌子的美食,只为期待与三个女儿共聚天伦之乐。
啊!扯远了,我不是在写影评( 不能抢小白的饭碗 ),更不是在介绍经典好电影。
不过,电影开头前四分钟,老朱在厨房的表演让人百看不厌,那是对中华菜式的致敬,也是中华民族对饮食讲究的艺术表现。
我也爱下厨,只是年纪大了,精神体力皆大不如从前,平日也提不起劲到厨房活动了。不过,自从三年前在自家开始团圆饭起,我都兴致高昂的佔领厨房( 孩子期待的眼神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呢 )。
孩子们盼望我能下厨,说句实在话,并非是我厨艺高超,而是我有创新精神,恰好孩子们又有冒险精神( 这么一说,都懂意思了吧 )。
对于下厨,我平日是懒于研究各种菜式的烹调手段,因为我一直坚信只要火候夠,趁热入口,滋味肯定不会太差(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所以一时失手也很正常 )。
卤鸭,是每年必备的主菜。
第一年瞎煮却煮出了美味,第二年却淡然无味,所以今年不得不上网看些关于卤鸭的烹煮视频。
凌晨三点调好五香抹匀全鸭( 三点不是重点,只是因为忘了提前解冻 ),早上九点即开火作战——将冰糖煮溶,加入清水,花雕酒,香料包,盐,黑醤油,生抽,蒜米瓣,姜片( 多少分量?随意 )
啊!又扯远了,我还没资格教人烹饪呢。
其间,大女儿进出厨房多次,她最关心的就是那只卥鸭和虾。虾该怎么煮?炸虾球?不!已经有了炸肉丸,炸鸡翅膀( 别说,我知道不是很健康的烹煮方式 )。
茄汁虾球?摇头。铁板虾球?揺头。宫保虾球?点头。
好!煮宫保可是我的强项啊!至于其他菜式,我是煮到哪想到哪( 我写小说也是如此,所以卡住了 )。
备好所有食材后,卥鸭已经香味四溢,我不免担心去年的失败重演,于是——再加少许盐,少许生抽( 多少是少许?随意吧 )
莲藕片该怎么煮?我灵感如泉涌,把铁板加热,烤熟了莲藕片和胡萝卜片,然后将香菇另外焖熟勾芡摆放在莲藕片周边。
这道菜是临时的构思,成果如何?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失败,彻底失败!简直是难以下咽( 也许,该位置对调?把香菇拿去烤?)
今年的团圆饭比去年快完成,八道菜只花了两个多小时。一方面,我太太负责了一锅汤和卥大肠。
上桌的菜谁先动手?废话!这年头当然是手机了( 大家都一样吧? )。
手机吃饱后,终于可以开动了!啊!失败!那只卥鸭变成了咸鸭( 味道是真的夠味,就是太咸了 )
最成功的自然是宫保虾球,芥兰花清淡得来有鲜味,也算合格了。至于炸鸡翅膀那些,坦白说,炸的料理最容易,只是于健康无益,所以不宜经常上桌。
望着一桌子的菜,八道,让桌面有些拥挤,但是,很热闹。这就是一个家的餐桌,只有一家人团圆相聚,那桌子才能如此热闹。
如今,孩子还小,过年的团圆饭不必期盼,煮好了自然就一家人放下所有电子产品,说说笑笑度过了除夕。
十年后又如何呢?想起电影里老朱专注的在厨房忙活,备好一桌子饭菜之后就是等待,总要饭菜凉了才能等来一家团聚。
人圆了,心呢?会不会如电影中,三个女儿各有心事,对父亲的费心却食之无味。老朱那一双满是寂寞的双眼,就如凉透的一道一道菜肴。
我们都是华人,不管身在何处,吃饭就是一种传统的秩序。正如老一辈的观念,饭桌上缺一不可动筷,总得等齐了才能开动。
饭桌,就是故乡啊。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不管走了多远,每一年都能如时回到饭桌上;而桌上依然拥挤热闹。
我,更希望十年后能有电影里那个老朱的精湛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