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蜀亡因刘禅,以致稗官野史疯传:扶不起的阿斗。也曾深信不疑,一日忽见史料:蜀居然在诸葛亮走之后,独存二十多年,大呼奇迹之余,不禁为刘禅叫屈。
蜀国建立,三分天下,史家早有定论。诗圣曾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丞相忠心为国,日月可鉴。然蜀国未曾统一中原,皆因天命抑或人事哉?
三顾茅庐,刘备对孔明深信不疑,“孤之有孔明,犹如鱼之得水也,休勿多言。”如此信任,令天下伴君如伴虎的谋士可羡而不可及。平定西蜀,文有法正蒋琬之流,人才济济;武将关、张、赵、马、黄,威名远播。天府之国,偏安一隅,励精图治,兵精粮足,国力可谓强也。诸葛亮人称卧龙,享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上懂天文,下通地理,阴阳五行无一不知,奇门遁甲无所不晓。然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却一次次以失败告终,难道只能归之于:皇叔冲动、关公大意、马谡骄狂、刘禅昏庸?细究原因,孔明难辞其咎。
量才不准,用才不当,奇才难以施展,乃亡蜀祸因之一。
“夫人才能参差,大小不同,犹升不可以盛斛,满则弃矣。非其人而使之,安得不殆乎?”(《反经》)能否量才用人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事业的得失。素知关羽重义,华容道义释曹操,容他早有妙计之说:北方难按,操不该亡,以义还之,义圣名扬;然大意失荆州,兵败走麦城,堪称卧龙应看出他骄狂的祸因啊。若换成赵云,荆州永保不丢,蜀国无忧也!细究赵云,忠勇、谋略、胆识、执行力,堪当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然在诸葛帐下,仅沦为听话好用的一杆枪,若非长坂坡一战成名,险遭埋没,泯然众将矣。关羽与赵云,量才不准,以致一生没用在合适的位置,好比努力攀爬的云梯,靠在了错误的墙上。关羽之悲,性格使然;赵云之悲,谁之过也?
任人唯情,情感蒙蔽理智,奇计难被采纳,为亡蜀祸因之二。
老对手曹操技高一筹,魏武诏曰:“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大到政府,小到团体,任其长,事业就兴旺;反之,则颓败。“失街亭,谁之过?”历来饱受争议。诸葛挥泪斩马谡,堪比杨修讥讽梦中杀人的曹操:“丞相非在梦中,而君在梦中耳?”先帝早有诫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马谡居诸葛帐下,奇计频出:攻心为上,反侧自消;七擒孟获,永保安宁!然他一口军令状,孔明顿失理智,委以街亭重任。驻守街亭,不过按方针行事,何不用执行力极强,临危不惧,勇于自保的赵子龙呢?
马谡冤在冲动,魏延却冤在偏见。择木而栖,弃暗投明,文武皆备,个性张扬,一心只想为国尽力,大展奇才,却因频频跳槽屡屡受压,招人嫌怨。子午谷出奇兵,直插长安,险招必胜,然生性谨慎的孔明一口否决,错失良机,以致一生未曾有机会踏足中原。先帝一句“此人脑后有反骨!”纯属子虚乌有,却让诸葛亮走了还计斩这个性张扬的奇才。然委以重任的长史杨仪,官位失衡,伺机谋反,羞惭自刎!可见诸葛求全责备,偏见蒙蔽理智害蜀不浅啊!
不识大局,事事亲力亲为,精英错失发展空间,此为亡蜀祸因之三。
荀子曾说:“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读《三国》忘不了老对手司马懿询问军士,知丞相二十军棍以上的事皆亲力亲为后,欣然一笑:“诸葛聪明一世,蜀未来无望,不值大忧也。”诸葛亮掌一国朝政,权倾朝野,却事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反之解读为:大包大揽,越俎代庖,让其他精英失去成长发展的空间。以致魂归五丈原后,人才匮乏,后继无力;反观东吴,精英频现,人才辈出。周瑜走后,吕蒙、陆逊均能独挡大任,屡建奇功。商界奇才阿里巴巴CEO马云曾说:“领导别当劳模,凡事带头干,但他却不能培养激励下属。真正优秀的领导,是能让下属成为劳模的人,而不是自己去当劳模。”悲乎:劳模丞相,害蜀不浅!
领导是门技术,更是门艺术,学问深着呢,这或许是书生起事,难以成功的原因吧。老子有言:“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取天下。无形者,物之宰也;无端者,事之本也。”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无为取天下。无形的东西是有形万物的主宰,无源的东西是世事人情的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夙夜忧叹、奔走效劳,鞠躬尽瘁远远不够吧?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咀嚼《三国》,不为发思古之幽情,追忆既往的斑斑陈迹,历史并非已成过去的事实,只想从中获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