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自由变量”
在A作用域中使用的变量x,却没有在A作用域中声明(在其他作用域中声明),对于A作用域来说,x就是一个自由变量
1 var x = 10;
2 function fn() {
3 var b = 20;
4 console.log(x+b); // 这里x就是一个自由变量
5 }
如上程序中,在调用fn()
函数时,函数体中第4行。取b的值就可以直接在 fn 作用域中取,因为 b 就是在这定义的。但 x 的值,需要在另一个作用域中取,那么到哪个作用域中取呢?
有些说法是到父作用域中取,其实有时候这个说法会产生歧义,如
1 var x = 10
2 function fn() {
3 console.log(x)
4 }
5 function show(f) {
6 var x = 20;
7
8 (function () {
9 f(); // 10, 而不是20
10 })();
11 }
12 show(fn);
所以用上面的说法,不太贴切,这句话更为贴切 ------要到创建这个函数的那个作用域中取值---是“创建”而不是“调用”,切记切记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静态作用域
对于本文第一段代码,在fn函数中,取自由变量x的值时,要到哪个作用域中取?——要到创建fn函数的那个作用域中取——无论fn函数将在哪里调用。
上面描述的只是跨一步作用域去寻找。
如果跨了一步,还没找到呢?——接着跨!——一直跨到全局作用域为止。要是在全局作用域中都没有找到,那就是真的没有了。
这个一步一步“跨”的路线,我们称之为——作用域链。
我们拿文字总结一下取自由变量时的这个“作用域链”过程:(假设a是自由量)
第一步,现在当前作用域查找a,如果有则获取并结束。如果没有则继续;
第二步,如果当前作用域是全局作用域,则证明a未定义,结束;否则继续;
第三步,(不是全局作用域,那就是函数作用域)将创建该函数的作用域作为当前作用域;
第四步,跳转到第一步。
以上代码中:第13行,fn()返回的是bar函数,赋值给x。执行x(),即执行bar函数代码。取b的值时,直接在fn作用域取出。取a的值时,试图在fn作用域取,但是取不到,只能转向创建fn的那个作用域中去查找,结果找到了。
“闭包”概念不太好解释
只需记住两种情况就行了----==函数作为返回值,函数作为参数传递==
1 函数作为返回值
function fn() {
var max = 10;
return function bar(x) {
if ( x > max ){
console.log(x);
}
}
}
var f1 = fn()
f1(15) // 15
如上代码,bar函数作为返回值,赋值给f1变量。执行f1(15)时,用到了fn作用域下的max变量的值。至于如何跨作用域取值,可以参考上面。
2 函数作为参数被传递
var max = 10,
fn = function (x) {
if ( x > max ){
console.log(x);
}
};
( function (f) {
var max = 100;
f(15);
})( fn );
// 15
如上代码中,fn函数作为一个参数被传递进入另一个函数,赋值给f参数。执行f(15)时,max变量的取值是10,而不是100。
上面讲到自由变量跨作用域取值时,曾经强调过:==要去创建这个函数的作用域取值,而不是“父作用域”==。理解了这一点,以上两端代码中,自由变量如何取值应该比较简单。(不明白的朋友一定要去上面看看,这个很重要!)
另外,讲到闭包,除了结合着作用域之外,还需要结合着执行上下文栈来说一下。
执行上下文栈可以看这篇(http://www.cnblogs.com/wangfupeng1988/p/3989357.html)
其实调用函数会进行上下文环境的压栈,当一个函数被调用完成之后,其执行上下文环境将被销毁,其中的变量也会被同时销毁。
但是在当时那篇文章中留了一个问号——有些情况下,函数调用完成之后,其执行上下文环境不会接着被销毁。这就是需要理解闭包的核心内容。
稍微分析一下
第一步,代码执行前生成全局上下文环境,并在执行时对其中变量进行赋值。此时全局上下文环境是活动状态
第二步,执行第17行代码时,调用fn(),产生fn()执行上下文环境,压栈,并设置为活动状态。
第三步,执行完17行,fn()调用完成。按理说应该销毁掉 fn() 的执行上下文环境,但是这里不能这么做。注意重点来了:因为执行 fn() 时,返回的是一个函数。函数特别之处是可以创建一个独立的作用域,而返回的这个函数体中,有一个自由变量 max 要引用 fn 作用域下的 fn() 上下文环境中的max。因此这个 max 不能被销毁,销毁之后 bar 函数中的 max 就找不到值了
因此,这里的 fn() 上下文环境不能被销毁,还依然存在于执行上下文栈中。
-- 即,执行到
第18行时,全局上下文环境将变为活动状态,但是fn()上下文环境依然会在执行上下文栈中。另外,执行完第18行,全局上下文环境中的max被赋值为100。如下图:
第四步,执行到第20行,执行f1(15),即执行bar(15),创建bar(15)上下文环境,并将其设置为活动状态。
执行bar(15)时,max是自由变量,需要向创建bar函数的作用域中查找,找到了max的值为10。
这里的重点就在于,创建bar函数是在执行fn()时创建的。==fn()早就执行结束了,但是fn()执行上下文环境还存在与栈中,因此bar(15)时,max可以查找到。如果fn()上下文环境销毁了,那么max就找不到了==
使用闭包会增加内容开销,现在很明显了吧!
第五步,执行完20行就是上下文环境的销毁过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