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雾窗听雪于汤斋:笔者自陈、内容导览》(读者必看!!!)(指南/档案)(2020/04/15)

声明:

此号是个人号,不代表任何组织或官方的观点,更不是营销号。

本账号所有内容,全部为免费,不会以任何理由索取任何打赏、付费、赞赏等经济利益。

所有内容都开放转载,所有转载只需注明我的简书账号用户名。

        希望所有读者,都能耐心看完这篇的全部内容,我许多想说的话,都在这里了。



【笔者自陈】

        大家好,我是公忠体国五十万/汤斋主人。

        从微博和公众号,搬家到了这里。包括朋友家人在内,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缘故,只是我这人在热闹的地方待不习惯。

        虽然“红尘即道场”,我也自信能在浮躁处沉得住心,但总也有这样那样的是非纷扰,或多或少的牵扯了我本就不算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

        因此下定决心,搬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避开那些一地鸡毛的人和事,专心写我想写的东西。

        犹记得小时候本不擅长写作,每每作文拿着全班靠后的分数。母亲是学校最好的语文老师,却不愿意像别的家长一样,一笔一划地教我逐字逐句撰写,也不愿意给我提供太多写作思路。

        长大后问起她缘故,她说小孩子本就有天性,自然而然去写才是最好,这样慢慢积累,总有一日会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也终究会有所得。只是太多家长总想着越俎代庖,看似成果斐然,却长远来看是揠苗助长,往往到了中学、大学乃至以后,反而无法写出“自己的东西”。

        这番话使我印象深刻,也深为信服。

        于写作一道,细细想来,母亲只教给我两件事,其一是不拘思路,尽情去写,其二是肯下苦功,点滴积累。

        先说第二点,所谓“肯下苦功,点滴积累”,说着不难,却最难达成。

        这就还要说回小时候不擅长写作时,我当时为此苦恼不已,写作于我而言,真是一件十足十的苦差事。

        但母亲却并不焦急于我的写作,恰逢当时小学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从周一到周五,日日做一篇读书笔记,于是母亲给了我一本《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32开的纸张大小,七百多页厚。然后跟我嘱咐,就盯着这一本书,每日抄写一段并写读后感,直到抄完为止。

        不比写作,阅读习惯拜父母熏陶,从小就已养成,故而当时虽是小学生,却看书速度甚快,也总能记住书中大概内容。

        一本《中华散文百年精华》,几百页的书,我也不过一周多就已读完。只是抄写和读后感,却让我头疼不已。

        都已看完的书,再每日抄写有什么意思?写读后感,又有什么必要?

        心里虽然这么想,却也老老实实做,从那日起,便日日逐字逐句的抄写整本书,并用心写读后感。天知道对于一个才上小学的小孩子而言,坐在书桌前做枯燥无味的抄写,是多么大的折磨。

        更无聊的是,抄写的对象不是故事书,也不是漫画书,更不是我喜欢的杂志、历史书或者科普书。而是对于小孩子而言,根本体会不出其中韵味的散文。

        像朱德写《我的母亲》,林觉民写《与妻书》,虽然隐隐约约能体察其中情感,却很难深得个中三味。

        抄到朱自清和俞平伯各自写的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不免心中腹诽,一条河而已,怎么能写出这么多的话来?

        至于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杨绛的《隐身衣》,只觉得这些文章怎么这般长,竟使我抄了一两周的时间!

        还有林语堂、蔡元培、郁达夫、汪曾祺、冯骥才这些名字,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是一个也不认识,实在陌生得很。

        唯独一个史铁生,我看着熟悉亲切,那也是因为母亲曾给我配着音乐朗读《秋天的怀念》,才使我记下了他。

        于是这样心中烦闷地抄写着,然后又苦思冥想地编出几段我自己都不信的读后感出来。隔三差五就忍不住会想,真是厌烦死了,为什么我要做这种事?

        我当时真是认定了,所谓文学,大部分就是无聊的字句,其中散文就更是如此。

        不管是母亲严格敦促也好,还是我自己做事情的那种板正劲也罢,从四年级开始,我一直坚持抄写到了六年级。

        烦闷厌倦早已渐渐消失,枯燥无味感也已没有,心中取而代之的,是意想不到的感觉——那种慢慢融入一篇篇被称为“百年精华”的文章后,独属于自己的难以言喻的感受。

        刘成章写《安塞腰鼓》,真是好厉害。原来只用一支笔,就能把那么热烈庞大的场面描绘出来!

        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竟然写的就是书中前半部分收录作品《一种云》的瞿秋白?我原先囫囵吞枣时,还没发现这回事,两个人相距几十年,竟然出现在同一本书上,多么微妙的“相遇”!有趣!有趣!

        丰子恺写的《庐山面目》,山气缭绕,好像扑面而来,夜深人静抄写时,才发觉这文章写的实在有意思。这哪里是书面文章?倒像是一个朋友坐在身边跟你聊天!又想起自己也曾被父母带着,去过祖国的许多山山水水,便突然隐隐约约明白,为什么这样写庐山,才能写的好看。

        还有李大钊和鲁迅,他们晦涩的文字,如果真能耐住性子反复咀嚼,原来其中味道有这么多!

        再到后来,又逐渐领略到其他作者的散文,都有着什么样的韵味,比如夏丏尊、胡适、叶圣陶、许地山等等…………

        于是,就在这样枯燥无味的抄写中,我在不知不觉间体会到了那些名家手笔,究竟有什么奥妙。以至于有时抄写中,竟不由自主地停笔,凝神注目于纸张上的每个字句。而读书笔记,也再不用费劲去编几段“违心之言”,而是真切写下自己的感受与看法。

        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的作文也从三年级时的全班倒数,变成四年级时的偶有所得,后来五年级、六年级时,我已是全年级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知晓的“作文写得好”的人了。甚至经常我的作文,会被语文老师拿来当做范文,在班里给大家朗读。

        也是在那时,我才突然发现,原本自己所羡慕的其他小朋友的文章,与这些散文大家比起来,中间有着多么巨大的鸿沟。

        更使我当时觉得奇怪的是,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那些家长们给其他同龄人半教授半代笔的作文,乍看虽好,却总少了些东西。究竟是什么,那时我也说不清楚,但直觉告诉我,像那样的文章写下去,将来恐怕写不出什么东西来。

        后来长大,加之累积了更多撰写,才慢慢明白,我那时直觉里感到他们所缺失的东西,是文章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自然而然。

        试想,一个才上小学的人,如果故作大人口吻,究竟该说是文字成熟,还是说文意已被扭曲?

        由此我坚信,不能来自于真心实意的文章,必然是像僵尸一样,虽然行尸走肉,却了无生气。

        也正是那一刻,我方才彻底明白,为何母亲明明是全校最优秀的语文老师,却从来不愿给我指点任何具体的笔法。

        答案很简单,每个人生来所带的那份浑然天成,若不能善加保护,日后要是想写出自己的东西,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也正因如此,到了初中时面临中考,老师和同学总是在说,准备一个作文模板,不管遇到什么题目,只管往上套便是。唯独我却坚持不能认同,也从来不愿意把一篇文章写两遍。哪怕课业再多,终究我完全不肯“让步”。

        至于中学乃至后来,我才不断地发现,那些身边同学刚开始接触的课文,原来我早已在小学就已全部抄了一遍,这其中的微妙感觉,更是不消多说。

        一本《中华散文百年精华》,断断续续抄了两年多,现在回想起来,中间有过懒散、厌恶时的偷工减料,但横竖到最后,也抄了七百页里的五百多页。

        如今回忆起这些,总不免去想,可能这就是我在写作一途上,所早早打下的“童子功”。

        从小学时抄完那本书,一直到现在,不管闲情随笔、作文应试,还是学术论文、网上发文,乃至替别人构思各种文章,我都再也没有任何困难之处。只觉得写作实在属于难得的放松,哪怕是因为手头正事需要撰写一二,我也欣然动笔,绝无任何被迫的感受,心里只想着“又可以写点什么了”。

        那种感觉,就像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去玩乐一样。

        而后方才醒悟,原来我已经不知不觉间,不再视写作为苦差事,而是当做一份独属于自己的业余爱好。

        那些散文大家们,用七百多页几十万字的笔墨,灌注给我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也许我终身都将受益不尽。

        在这一篇篇散文中,我领会到文章原来可以写的毫无做作,可以写的味道万千,可以写的平畅自然,可以写的妙趣横生,亦可以写的让人回味良久。

        也是从那时起,我就有意无意的避开那些故作修饰的文字,避开了同龄人里靠堆砌辞藻换取高分的做法,也避开了那些假情假意的表达。宁可拿个低分,或者给自己徒增许多难度,也不想去写那些“了无趣味”的东西。

        说到这里,其实各位读者也能看出,我谈的已经不止是第二点“肯下苦功,点滴积累”,也同样是在说第一点——“不拘思路,尽情去写”。

        在我看来,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就算是天才也写不出佳作。

        而下意识拘束自己的思路,不能尽情写作心中所想,那也一定是没有足够积淀的缘故。因为只要功夫到了,“胸中块垒”自然会有,也自然能够将这些“块垒”都“浇”出真正的文章。

        所谓好文章,也不过就是凭这两个诀窍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捷径。

        过去两年,因缘际会,笔者来到微博和公众号,将以前只用来自娱自乐的东西公开发出来,没想到抬爱者甚多。

        但也因此,多了许多不请自来的聒噪打扰,使我不能尽心投入于我自己的业余爱好之一——撰写。

        也是在这两年里,总是越发强烈的回想起小时候每一个静心抄写名家散文的夜晚。心向往之,所以毅然决定,抛开热闹场所,转移到一处僻静地方,重拾写作带给自己的那份充实。

        不论是微博也好,公众号也罢,我已积累了可观的认可与关注度,此时突然放弃,为此可惜的大有人在。

        但请相信,我真是一点动摇都没有,决定做出之后,就再也没有犹豫。

        因为我想做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如果我在乎那些身外的名利,那只能说明我最终还是被外界的名利诱惑所扭曲了。

        所以我决心一定,就立马告诉大家,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搬迁。

        不为别的,只为向自己证明自己的心意——写作与名利无关,我只是纯粹想去写点什么。

        这就是我为什么搬到这里的原因,如果将来还会搬到其他地方,自然还是这个原因。

        孟母为了孟子,三次搬迁,我又何必贪恋一时轻松,将人生意趣止步于那些浮华吵闹之地呢?

        纵使所处之地贫瘠荒芜,又有何妨?

        我心中有清风明月,有湖光山色,更有水深九渊鱼龙跃,海天空阔雁高飞。

        只要一支笔在手,天地人间与千变万化,不都可以从自己笔下流出?何须借天公与他人的手,祈求所处的地方都能够尽善尽美?

        陋室又能如何呢?

        刘禹锡一篇《陋室铭》,让陋室变得“何陋之有”,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

        不必奢求外界能给我什么,而是如果我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带给外界一些东西,那才叫有滋有味,人生也才真正活出了味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斯言如是。

        所以此心甚安,所以此地甚好。

        佛说三千世界,道说七十二天地,儒说皇天后土,西洋亚伯拉罕三教说天堂地狱,虽然各家迥然殊途,却对世界之大之丰,事物之多之变,已是完全同归。

        我不信宗教,而信唯物主义和科学。但也领略到世间的气象万千,人世的冷暖百态。

        因而虽不自量力,但也想用一支拙笔,写尽江山万古、海天潮涌与世情汹汹。

        说来可笑,许多不熟悉我的人,皆以为我是文科出身,实际恰好相反,我是实打实的理科本行。原因无他,只是于我自己而言,理学是事业理想追求,文学是遣兴闲情业余,二者调和,文理兼修,算是我自己的一点执念与贪心。后来决定投身于环境科学,也是这般缘故。

        之所以将自己的笔名定为“汤斋主人”,是因为自己的书房名为“汤斋”。

        所谓“汤”,古语里的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指白开水,哈哈哈。

        至于为何这般取名,只因当初读了《菜根谭》。

        《菜根谭》里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所谓“百年文章”,篇篇都是去除浮华,只留下“恰好”二字的产物罢了。就如茶、酒、咖啡等诸般饮料,虽然滋味甚好,可人最需要的,却不过是一杯白开水而已。

        取名“汤斋”,也是寄语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写出“百年文章”,写出“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的篇章。

        截止这篇《笔者自陈》撰写时,手中拙笔,已经涉及散文、随笔、杂文、调侃、诗歌、填词、时评、台本、剧本、文艺鉴赏与评论、文史哲杂谈、各类文化系列、各类历史系列、各类科普系列、短中长篇小说。

        笔者的篇章累积尚不算著作等身,但也可以说是不少了。

        这些作品里,究竟有多少能在岁月洗刷后,还有人看,笔者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张若虚也只有两首诗流传,其中之一的《春江花月夜》,历经千年,终是《全唐诗》里的压卷之作。

        不敢与张若虚相比,于我自己而言,只要写的纯粹充实,便好。

        而各位读者与我隔着文字,能有所获,则是好上加好。

        故此,早已无憾矣。

        最后,且请让我依旧用自己很早就写下的那句“偈语”,欢迎所有的新读者和老读者,并寄语我自己未来的撰写:

        冷眼静观世间事,不曾缘起不曾终。

        【全文完】



【内容导览】

        欢迎来到“汤斋”,下面请让笔者为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要说明的是,笔者撰写的所有内容,都会进行定期的资源打包,供大家免费下载。

        如下图所示,你下载的打包合集,经过一键解压,会自动按照不同的文集分成不同的文件夹。

内容合集在解压后的样子

        如图所示,在每个文件夹里,每一篇作品都沿用统一的文件格式,你只需要直接鼠标双击,就能通过你的浏览器打开。

文件格式

        如下图,这是打开任何一篇文章后,显示在你的浏览器上的样式,完整保留了排版和图文顺序,只有图片下方的备注栏无法进行区分显示。

自动在浏览器上打开后的样子

        注意,本篇《导览》与接下来的《总目录》,会随着笔者的不断更新,而随时进行修订。

        目前,笔者的所有撰写内容,除开作为指南和档案的文集,总计分为20个文集。

        考虑到以后会开新的系列,所以未来的文集总数肯定不止20个。

        首先,必须要跟大家说的是,阅读任何笔者的内容前,请仔细看清楚标题。

        笔者的所有内容的标题,都是按照统一的归档格式来拟定的。

        因此通过标题,你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类型、什么文体、更新状态、文章所处顺序、有什么内容、成稿的时间等等。

标题里给出了足够帮你确定,是否要点进去看的信息

        在标题中,笔者将注明对应文章的具体属性,这包括:

        1. 更新状态与文章类型。比如“【完结】”或“【连载】”,“【连载】”不一定用来指该系列处于连载状态,有时还指本篇内容会随时增加新东西,比如你现在正在看的这一篇。

        对于独立成篇的内容,“【】”里往往表示的不是更新状态,是指文章的文体、体裁、类型或者所属的文集,比如“【台本】”、“【散文】”。

        2. 文章名,这个不用多说。

        3. 内容顺序,比如“(序言)”或者“(01)”,后者指本系列正文的第一部分。

        4. 内容类型,用“()”来进行标记。

        5. 该篇内容的成稿时间,包括“(年/月/日)”。


        由于笔者在不断增补和修订过去已经完成的内容,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对于那些以前看过的内容,不妨再点进去看一看,没准我已经增补了许多新内容在原来的文章里。

        比如,这篇“【钩沉】《苏东坡的后半生如此坎坷,到底冤不冤?》(历史)(2017/10/21)”。

        2017年我写的时候,原文是这样的↓。

非常短小的一篇内容

        然而,在我进行增补之后,现在它是这样的↓。

注意看这篇文章的总字数那一栏

        所以,即使是你看到我在简书上,整理出了一篇过去你已经看过的文章,也请最好点进去再看看。

        因为,很有可能这篇文章就从几百字增补到了几千字,或者增加了许多备注和注解,又或者引申了更多当时没有来得及说的东西。


        接下来,请让笔者为大家一一介绍,包括指南和档案在内的所有内容,都分别归入哪个文集,以及这些文集都会在未来收纳什么内容。

        1.【连载】《雾窗听雪于汤斋:笔者自陈、导览与总目录》(指南/档案)

      这个文集,包括《笔者自陈》、《导览》与《总目录》,以及各类更新通告、对读者意见的反馈,以及催更、意见和建议的征集。未来任何撰写过程中的变动,比如更新时间调整,或者更新内容的变动,都会收入这个文集。

        所谓“雾窗”,取意“雾里看花”,笔者所写未必全都恰当,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此便好。

        所谓“听雪”,大雪之夜,细听天地声响,可以体悟万籁俱寂,也是寄望笔者自己能够有“听雪”的心境,摒弃浮躁,写出有真境界与真格局的东西。

        所谓“汤斋”,笔者书房名也,为何取名为此,前文《笔者自陈》已有解释,不再赘述。

        2.【连载】《我和她》(个人)

      此文集收录笔者与自家贤内助之间的生活意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在其中。

        3.【连载】《双界》(超长篇/穿越/庙堂/军事/架空/异界/科幻)

        《双界》为笔者倾注心血最多的作品,是一部超长篇的小说。更新缓慢,但是每一章节都用尽心血去撰写。

        可以说,笔者所知所学所闻所想的所有东西,都灌注于《双界》中。

        4.【连载】《稻粱谋》(短篇/庙堂/政治)

        这个系列将以古代小说的风格,跟大家阐述那些人类从古至今,在国家治理与大国争斗中出现的永恒问题。

      由于各种方面的考虑,这个系列的更新速度比较迟缓,属于“随缘式”的写作。

        5.【连载】《朱门何必曾相逢》(中篇/同人/言情/古装)

      这是一部中篇同人言情小说,原作为网络经典穿越小说《宰执天下》。

        《朱门何必曾相逢》

        富贵怎抵,两相厮守。都道是命中有无。也难说,天地转,江海移。把眉间心上,散与天涯芳草间。

        脉脉苦语,此情谁诉?双双都付了江山。但只留,深宫怨,夕阳愁。禁庭春不到,朱门何必曾相逢?

        6.【连载】《隐蔽战线人物小传》(历史/传记)

        《隐蔽战线人物小传》,原名为《TG地下系统人物小传》。

        所撰写内容,主要为建国前我党隐蔽战线的故事。笔者希望凭借这个系列,能让更多人认识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而献身于隐蔽战线的英雄们。

        目前该系列第一季已完结,正在逐步撰写第一季的特别篇。

        7.【连载】《千古凭栏谁曾问——辛弃疾和他的词》(历史/诗词/文化/传记)

        本系列将涵盖所有围绕辛弃疾的内容,包括辛弃疾的诗词赏析、详细讲解辛弃疾的所有人生经历,以及许多关于辛弃疾本人的故事。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之一,也可能是中国的英雄豪杰中,活得最为独特的几个人。

        关于他的一切,都在这个文集中。

        8.【连载】《中央集权制下的大一统国家文化》(历史/文化/政治)

        我国作为中华文明的唯一载体,有着绝然不同于其他各个文明体系的政治文化与治理理论。这些宝贵的政治经验、治理思路与国家文化,共同促成了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

        该系列将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以时间为线索,探讨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模式,究竟是如何变迁,以及在当代又有着怎样的体现。

        9.【连载】《蜿蜒两百年:中国铁路兴衰漫谈》(历史/文化)

        铁路不仅是交通系统的一种,更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脉。

        中国铁路的两百年发展历程,承载着太多时代的烙印,也反映着每一个时代中,中华民族的沉沦或自强。

        本系列将从鸦片战争开始,以时代为脉络,以人物和事件为依托,详尽讲解中国铁路的发展与变迁。

        从侵略者殖民中国的工具,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中国铁路的风雨两百年,到底有着怎样精彩的故事,就让这个系列为你讲解一二。

        10.【连载】《关河新诉(影像集)》(视频/音频/讲演)

        该文集收录笔者所有的线上讲演,以及相关的自制视频或音频。

        关河千古变,请让我慢慢讲给你听。

        11.【连载】《浮生一笑(调侃集)》(调侃)

        笔者喜谑,常有各种玩笑之语。个中言语,不乏有值得收录之处。

        所谓“嬉笑怒骂皆文章”,“怒骂”不在此处,“嬉笑”则全部收录其中。

        12.【连载】《汤斋诗词(诗词集)》(诗词)

        本集所收录者,俱为笔者平时涂鸦所作之诗词。为防散失,故抄存收录于此。

        13.【连载】《汤斋随笔(随笔集)》(随笔)

        笔者常写随笔,或古今风月,或生活百态,或人生体味。

        所谓“随笔”,随时有感,则以笔写就。

        所有随笔类型的内容,全部收录于此。

        14.【连载】《未央野歌(杂文集)》(杂文)

        笔者居于西安,居所附近,曾为汉代的未央宫,因而将笔者的杂文集命名为《未央野歌》。

        “野歌”者,无不恣意舒放,正与杂文的主旨精神相符。

        鲁迅之杂文,世人称为“投枪”,喻其锋利,有一针见血之威力。

        笔者亦有向往钦佩之心,愿有一日,能及鲁迅先生一二分。

        笔者所有杂文,全部收录于这个文集。

        15.【连载】《林间鹊声(政论集)》(政治)

        文集名字,来源于辛弃疾词作《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中,“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一句。

        笔者批阅古往今来政治之事,常感争斗复杂、关隘甚多。多少英雄豪杰,只为了家国天下,拼尽一生心力。

        政治之复杂繁剧,远非市井口水仗可以比拟。

        其中的概念、应用与变迁、典故,实在是滋味万千。

      该文集,收录所有关于政治领域的深度撰写,包括国家制度与政治治理,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笔者一家之言。

        16.【连载】《雾窗钩沉(文史哲集)》(历史/哲学/文化)

        所谓“雾窗”,取意“雾里看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史哲领域,各人观点皆不相同。笔者所说,未必正确。

        所谓“钩沉”,出自古语,指探究深奥道理、收集散失的内容。

      本系列将收录所有独立成篇的文史哲类内容,所有内容全部为深度向,包括历史考证、哲学辨析与文化详谈。

        17.【连载】《听雪夜话(短篇小说集)》(短篇)

        古人说,“雪夜读禁书”,人生一大快事,此为“听雪夜话”之命名缘故。

        本文集将会收纳笔者所有的短篇小说,断则数千字,长则几万字。

        18.【连载】《方寸歌吟(诗词鉴赏集)》(诗词/鉴赏/文化)

        一首诗词,短的只有十几字,长也不过数百字。写于纸上,也不过方寸长短。

        在这“方寸”之上,数千年来无数诗人词人,用一片心意,“歌吟”出传诵千古的篇章。

        其中韵味,历久弥新,不因时代变迁而减弱,直至今天依旧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由于辛弃疾作品收录在《千古凭栏谁曾问——辛弃疾和他的词》的专题文集里,所以本文集收录的内容为所有除辛弃疾作品以外的诗词鉴赏。

        19.【连载】《长安西南角(散文集)》(散文)

        西安,古称“长安”。

        西安矩形城墙的四个角中,只有西南角为唐朝皇城的圆角,而其余三角为明朝城墙的方角。

        取名“长安西南角”,是寄语笔者自己的散文,能够写出真正隽永的东西。哪怕像唐朝皇城那样,只留有一个西南角,亦足以自慰。

        本系列将会收录的内容,为笔者除随笔外的全部散文。

        20.【连载】《风月易冷云作雨(台本脚本集)》(台本/脚本)

        古人称“声色事”为“风月”,其中含义,包括戏剧与演艺。

        虽说风月声色不过是虚拟编造,但也有一些佳作成为文艺领域的经典。

        因而,笔者的台本脚本集,取名为《风月易冷云作雨》。

      该文集,将会收录笔者撰写的所有台本与脚本,以及最终被成功制作出的成品。

        21.【连载】《孤帆随波了无声(时事评论集)》(评论/时事)

        文集名取义李白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

        时事就如长江水,个人恰好似孤帆。

        孤帆只能随波,去留也都无声无息。

        但在时代浪潮中,看清我们将要随波逐流向何方,亦是一件破有意义的事。

        本文集收录的文章,全部为笔者的时事评论文章,包括短篇浅谈和深度解析等等。

        22.【连载】《新酒陈酿一杯中(文艺作品评鉴集)》(评论/鉴赏/文化/艺术)

        不论是过去诞生的文艺作品,还是最近时间出现的新兴作品,这其中有许多值得品评与鉴赏的内容。

        新酒也好,陈酿也罢,不用“空杯”的心态去仔细品味,哪能真正看清其中的优劣?

        本文集将收录关于文艺作品的所有独立成篇的鉴赏系列点评,以及笔者自己的文艺作品推荐栏目(推荐栏目包括书籍推荐和影视剧推荐等)。

        23.【完结】《浅谈宋朝职官制度》(历史/政治)

        作为中国历史上国家与政府制度最为复杂的朝代,宋朝的官职制度一直是许多人摸不清头脑的领域。

        本系列将以《宰执天下》的剧情为线索,带领大家简单入门宋朝官职制度的相关内容。

        本文集所收录的这个历史科普系列,由于完结时间较早,所以后续还会进行许多修订。


        以上,就是目前为止的所有文集的简单介绍。

        最后还要说的是,关于笔者所有内容的总目录,以及你想对笔者提的建议或者任何催更,请前往以下两个地方:

        1.《总目录》

        2.你的任何意见、建议与催更

        【全文完】

封面图:

指南类内容的统一封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