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篇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母爱是很多文艺作品歌颂的主题,但能够将其隐藏在喜剧之中,让人在大喜之后大悲,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幽默而不刻板,伤感而不滥情,一切都是恰到好处。
电影中的母亲是个平凡人,平凡的就像身边的阿姨,甚至是自己的母亲一样。喜欢炫耀孩子取得的成绩,在孩子被名校录取时会向周围的人奔走相告,有一丝丝虚荣心。总是在批评孩子,在说:“什么时候能给我争口气,让我高兴高兴”,把自己的快乐与孩子紧紧相连。成长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能将孩子的破衣服精心修补好。正是因为这母亲太过普通,所以才会让观众深切的感受到这份母爱。母亲李焕英虽然没能看到孩子长大,但她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孩子,让她能够不懈奋斗,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我们这些平凡的母亲也要不断塑造自己,将美好品质代代相传。
一、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成长不仅受到环境影响,还有先天遗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孩子的某些品质和行为并不是我们所喜欢和接纳的。但是父母是孩子长大成人前能够依靠的唯一人,尤其是母亲,共享过心跳,对孩子会更多一份责任。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除了指责外,还应该包容,用爱来影响孩子,塑造孩子。就像电影中的贾玲,从小经常尿裤子,考试成绩一直靠后,经常被老师叫家长,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不出色的孩子,但母亲依然爱她,告诉她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即使是贾玲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母亲也很快就释然了,与她一起憧憬未来。也许,我们在告知孩子何为是非对错之后,对待其它的事情多一些包容,多给他们一些成长的空间。
二、信任
母亲是孩子力量的来源。但现在的父母大多被成绩焦虑所困扰,能够相信孩子未来不会太差的父母太少,更多的是将自家的孩子与邻家的孩子相比较,越比较越焦虑。反观电影中的母亲,无论贾玲怎样都相信她未来会有大出息,能够给她买豪车,买皮衣。有了这样一种“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力量支援,面对挫折时相信孩子会越挫越勇。所以,让母亲将“我相信你”挂在嘴边吧。
三、保护
每个母亲都会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即使是自己已经白发苍苍,或是生命垂危,仍会将孩子的将来考虑好。所以才会有地震中的父母将孩子护在身下,耄耋老人仍要管教醉酒的儿子。回到八十年代的李焕英面对从天而降的贾玲,嘴里呼唤着"我的宝”,深出双臂,要接住她此生牵挂,用最后一丝力量保护孩子。面对并不优秀的孩子,只是一句:健康快乐就好。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现在的母亲,除了要从小教孩子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说话,防骗防侵害外,也更为注意心理保护。多表扬,少批评。不小心对孩子大声说了几句话,都要自责半天。其实,挫折教育,让孩子尽早的让孩子认清社会的现实,未尝不是一种更长远的保护。
四、满足
电影中的妈妈李焕英即使行将就木,还保留最后一丝意识,穿越回原来的年代,只是因为贾玲说:一辈子都没让她高兴一回。弥补女儿的遗憾成为了妈妈最后的付出。在贾玲通过裤子上的米老鼠补丁认识到妈妈和她一起回来了,将整个电影推向了高潮。配合她演出,只为了满足她的心愿,让她拥有圆满人生。我们这些当代妈妈,对待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也是想尽办法去满足。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买各类玩具和书籍。经济紧张,自己都不舍得买一件衣服,也要给孩子买心爱的礼物。这往往感动了自己,也让孩子对物质有了无止境的欲望。其实,何妨吟啸且徐行,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许他们想要的只是妈妈的用心陪伴和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