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诡谲,奔跑,舞蹈。
人类所崇尚的、美好的、热情的、积极而正能量的东西,这部电影它都没有。
关于《弗兰西斯哈》
01
Frances固执,她相信它是可以靠跳舞生存的,跳舞是她可以坚持的东西;她无能,她对她朋友索菲的依赖难以言状,她们之间的关系像极了只差冠名的同性恋;她絮叨,她可以利用一个话题切口絮叨出一整个宇宙,她说她喜欢事情看起来都不太对劲的样子……
27岁一事无成,没钱没男友没梦想,但电影就是会让你忍不住关心她的命运,会让你在看到取钱时摔倒后爬起来继续跑的她后感到欣慰,会让你希望她能早日穿着芭蕾舞鞋站在舞台上,会埋怨她“约会无能”,毕竟好朋友总是要摆脱单身,也希望她不再孤身一人……
看啊,在无形中,你就被框架于弗兰西斯的肉身,感同身受她的感受。
这种感觉,在学生时代看《匆匆那年》的时候,在分手后放不下看《前任三》的时候,是不是也曾出现过。
因为岁月蹉跎,因为天高海阔,所以你看到在生活面前同样渺小的平行者,你就像难过自己那般难过。
02
紧张、欣慰、埋怨、心疼…但我们都知道,Frances不会有事的。她从来不装,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任何困顿、寂寥与无助面前也不曾顾影自怜,她会做傻事,但她绝不会在生活的强硬面前有事。
Frances没有钱,时常窘迫得交不出租金,但她也会一高兴拿出所有余钱去请陌生人吃饭;她很骄傲,在不受重用的剧团里有一份职员的工作也不愿去做;但她也很现实,最后还是接受了那份工作,从此她也开始能付得起自已的房租了。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平常看起来胆小、天真的人,后来在生活突然的劈头盖脸下能够昂首挺胸,以超乎平常的毅力坚持到最后,而那些能力者却在海浪的无情肆虐下搁了浅。
大概是因为越柔软的东西越坚韧。
玻璃即撞即碎,皮球却可以在蹦跶N次之后仍然滚好远。柔软的东西弹性限度更大,素来温软的人却可以在生活的风暴之时经得起重压。
生活教会你成熟,同时也教给你成长。
03
电影的结尾我很喜欢。
我一向不喜欢happy ending,觉得它脱离现实,不是所有的努力,坚持都会有回报。但是在Frances的所有经历之后,我却希望她的生活能有好转,起码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做舞蹈梦。
公寓名牌位置不够的隐喻是整部电影唯一的心机,世俗乖张,促狭逼戾,人生不如意总会逼得你用自己的方式对付生活活下去。Frances折了自己的姓,留下残缺的Frances Ha,这次,至少还能做自己。
向生活屈服是一种选择,但我们不会心甘情愿地这么做。然而有一天你会这样做,当你发现你的梦想就像风筝在天空中飞翔,但风太大,手中的线随时会断裂。
就像Frances,你会累着追风筝,然后放手。在你失去它之后会放松吗?不,你会继续追赶,会想尽办法努力去够着曾经属于你手里的线。
但是,风真的太大了,你够不着了。
追逐梦想,终而实现,多么酷啊,但谁能欺骗自己,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你可以追梦可以坚持可以放肆可以不计后果,但终归你要接受生活。
如果现实的重击或者理想的不切实际将你打磨,你要学会去与生活交手,学会反击时也要学会“将就”,“将就”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真正可贵的是你“将就”了不如意,却依然相信生活并继续努力。
无论你是谁,你都必须学会接受现实世界。你不可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忽视整个世界。
可以追逐所有的美好,也可以接受所有的不如意,在不如意之后,依然保持乐观、豁达,才具备更多的现实意义,才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