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完晚饭都九点半了,今早睡到七点半起床。吃过酒店的早餐跟着领队去巷子里的一间唐卡画室参观。
制作唐卡的颜料都是选自天然的各色矿石,其中不乏珍贵的晶石,所以颜色鲜艳纯正,数百年不褪色。
画室的老师讲解了唐卡的制作步骤和历史沿革下来的几大流派。制作一张唐卡少则半年,多则十几年。唐卡的画作自然突出的是佛像和佛教故事。一张画布排列满满的,不惜使用珍贵的颜料和金箔。优秀的唐卡不止体现了画工的作画技巧,更是他灵魂里对佛的礼拜和臣服吧。
听完画室老师的讲解,家长和孩子们兵分两路:家长去参观拉卜楞寺;孩子们跟着老师在画室学习唐卡绘画。画稿是佛伞,轮廓已经提前勾勒好了,孩子们只需填充矿物颜料。期待中午看到他们的作品。
拉卜楞寺离酒店五百米,是一片庞大的建筑群。除了众多的佛堂,还有六座研究佛教、藏医、天文、历史等的藏学院,还有容纳了四千名僧侣的生活区。拉卜楞寺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选址风水极好,背靠青山,门前是大夏河。爬上寺对面的晒佛台可以一览全寺的风光。
寺里游客摩肩接踵的。我们跟着一位年轻的喇嘛讲解员依次参观了藏医学院、主要佛堂、文物陈列馆、舍利堂等。寺庙是典型的藏式建筑,梯形的结构,黑、白、黄、红等颜色基调。
佛堂里满满地挂着古老的唐卡,屋顶和墙壁上满是壁画,每一根柱子上都挂满层层叠叠的堆绣。银色的烛台里燃的是酥油。酥油花制作的色彩鲜艳的佛像很是神奇。
拉卜楞寺外圈的转经廊是世界上最长的。据说有大大小小近两千个转经筒,总长三公里多,全部转一圈要近两个小时。
参观完拉卜楞寺回到酒店,孩子们已经从唐卡画室回来了。欣赏一下豆豆的作品,颜色协调。
在酒店吃过午餐出发去扎尕那。据说正在修路很难走,一下午估计要耗在大巴车上了。路过晒佛台,孩子们爬上去观赏拉卜楞寺全景。
下午时雨时晴。大巴车在草原和披着绿毯的群山中穿梭,满目的清新翠绿,还有不时窜出来张望的土拨鼠和埋头赶路的羊群。途中美景已然如此,那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伊甸园的扎尕那又会是怎样的激荡魂魄呢?
途径郭莽湿地,是黑颈鹤的栖息地。有一条长长的栈道通往观景台。这里海拔3500多米。走得急了,胸闷,心脏噗噗跳到嗓子眼。
信奉藏传佛教的家长在大巴上继续讲佛教课。从达摩的故事,到佛教发展历史和基础教义,到今天藏族自治州的行政历史,再到他与信奉的大宝法王和其他上师之间的故事。滔滔不绝,生动感人,大人和孩子们都听得入神。
下午六点钟,大巴已经开了四个小时了。这时因为前方修路限行,堵在313省道上寸步难行。索性下车散散步。路过的小镇叫红星乡,非常有历史感的名字和政府大院。
过了红星乡,路况变差,颠簸狭窄,灰土飞扬。山体多落石。这两年西北雨水特别多,前些日连敦煌沙漠区都下了几十年难遇的暴雨。雨水多滑坡多,路边大大小小都是碎石。
车行不多久,又堵在路上,一个叫降扎乡的地方:梯田、民居、和半山腰上金光闪闪的藏寺。孩子们在路边比赛扔石子,开心得很。驴屋的领队真不错,跑到前面好远去指挥疏通交通,不然真要堵到天黑也动弹不得。
一路在山间颠簸,看天色慢慢转成漆黑,我们还在路上以不超过三十公里的速度爬行。沿途山上稀疏的藏居透出点点灯光。手机大部分时候保持着3G信号,感觉生活在文明社会真好。
终于在晚上九点五十分,经过八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今天晚上的落脚点——扎尕那纳加石门酒店。错过晚餐直接吃夜宵。一桌川菜猪肉,对连吃了两天的清真牛羊面食的胃是很大的慰藉。简单洗漱后上床睡觉。
四野漆黑一片,阴天不见一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