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会做一些活动,其中有千八百块就能搞定的小型暖场,也有十几万的大型活动。记得最开始做活动运营,拿到公司的活动款时,领导特意嘱咐了我一句话,学会花钱,钱要花到刀刃上,公款可不是买个乐儿,听个响。
但是以我目前的阅历,我并没有找到关于使用金钱的方法手册,更准确的说我没有花钱的思维方式。也没有真正的想明白如何驯服金钱,为自己所用。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学会花钱》,作者野口真人,日本超人气MBA导师,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教授财务管理。书中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教会你日常必备的金融学、行为经济学和统计学知识。这书我看起来并不是毫不费力的,很多章节我看了两三遍之后都觉得自己理解的不够透彻,所所以把这本书列为了常备书目。
花了这么多年前,还真没给消费的渠道做个分类,我们辛苦挣得钱都流向了哪几个方面?作者把我们日常花钱的渠道分为三个钱包,消费、投资、投机。花钱吃喝玩乐的属于满足你欲望的是消费型钱包,消费类的商品或服务价值由你情感上的满足程度也就是效用来决定价值,花钱买开心嘛!
投资是增加未来资本,比如你今天花50万买一套房子,一年后你希望它涨到70万,现在各地房价的疯长的情况下,一年实现20万的增长很轻松啊。这类投资的商品价值就由它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决定。
我们回想一下,什么会决定你买不买一件物品,或者说影响我们花钱决策的共同机制是什么?是我们花完钱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价格,大于就买,小于就继续观望。
那重点是价值我们如何判断,如何判断眼前的这颗白菜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所以我们不论是消费还是投资,我们首先要学会判断价值,再去和它原本的价格进行比较,当实际价格和自己心中的价格有偏差时,慎重考虑下。以前我是属于那种,只要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的,我并没有认真想过花钱这件事情的正确思维方式。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一点一点的修正自己关于花钱的思维方式,其实更应该说是自己对金钱的思维方式。很多人明知道不可能还一直买彩票;明知道收益越高风险越高,还一直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明知道赌博就是一种投机行为,却还是奋不顾身抱着发大财的想法扑过去!明知道这个房子价格低于市场价太多有猫腻,还是主动把钱送上去。因为一旦中奖,一旦赢钱,一旦炒房成功,那些钱足够把种种想象变为可能。
再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企业是工龄决定工资,但是绩效考核其实对员工更有利。为什么很多人希望工资慢慢上涨,如果中途下降就会觉得有损失呢?那是感觉和认知上的差异!
我们有时候会比较相信自己的直觉,对概率的错觉根深蒂固,作者拿出一整章的内容说了一些貌似完全一样,实则迥然不同的游戏,我自己还专门拿了一张白纸算了一下,扫清了很多花钱概率上的盲点。
最近我们这个地方房价特别火,不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大家都近乎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买房如同买大白菜一样。可是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到底要不要跟风买,如果你是自住或者改善,那无所谓,反正是自己住怎么开心怎么来。如果你是想要投资,好,那我们就要考虑这个房子的价值以及它的现金流量。我常想,你有了一套房子,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你差价转了几十万,这就是有钱了嘛,梦想就能实现了嘛?
然而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我们自己,我们所投资的商品、股票、房子等等的价值是靠现金流量来判断的,一个人的价值,也可以通过这个人将来能赚取的现金流量决定。就像作者说的,不论你做什么工作,能够通过投资、消费、工作持续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很多人抱怨房价高的时候,当你的赚钱能力远远超过房价,跑赢房价涨幅时,你还恐惧嘛?你还会有现在不买房,以后更买不起的想法嘛?别说现在我们普通的工薪族根本跑不赢房价,是,我的收入也没有跑赢房价,但是不代表这件事不可能,有很多人利用这个时代的优势,广开源,让月入十万不是梦想,稳稳的跑赢了房价。
想想这样的生活多带劲,估计满满的都是安全感吧。
《学会花钱》这是一本理财方面书,有金融知识,有常见盲区的解读,它不教你怎么通过买基金买股票实现财富增值,但却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