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可谓热度频频。接下来,我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谈这部影片带来的一些认识。
电影女主角季老师是典型的中国母亲,井井有条的打理家庭各类事物,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这一切表面的宁静被女儿的一次回家打破——妈妈发现女儿谈了男朋友(此人其实已婚育,另有家庭),紧接着自己又被确诊为患有癌症,弟弟在她光荣退休宴会上气势汹汹地要钱……而女儿在知道妈妈得了绝症后,才开始了解妈妈的人生经历,开始看清妈妈对自己爱的过程,开始理解妈妈为什么一定要管好舅舅……
在家庭里,季老师有母亲、妻子、儿媳这么多的身份,可唯独没有季佩珍(徐帆饰)这个身份。电影展现一位爱老公、爱孩子的妈妈形象,但唯独没有爱自己,这份爱在孩子心里的交接,直到妈妈得了绝症才完成,这样的教育代价太沉重了。
可反观现实生活,季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电影人物,更是中国千千万万母亲的缩影。中国式的母亲,无不是为了家庭奔波劳碌,为了儿女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的经营着小家,任劳任怨的为家庭付出。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女永远是最优秀,最值得骄傲的,倾尽所有为孩子付出却未必换来孩子正向的回馈。季老师对女儿李小美的爱主要体现在物质生命部分,比如和女儿一起睡,做女儿最爱吃的蒜茄子,不厌其烦地叮嘱女儿按时吃饭等。但在精神生命的部分,这位妈妈的方式是强势干预的,是不被女儿接受的。很多母亲都犯了这一个错误:自以为爱孩子,却没有爱对,爱错了方式、方法,没能跟孩子达成精神生命的交接!
欧爸说:“所有的成功都是爱我的成功,所有的失败都是我爱的失败。”每一位妈妈都爱孩子,但未必能得到孩子真诚地爱,妈妈的爱没有在孩子心里完成交接,这样的母爱很可能变成“母害”。母爱交接的交点可以是孩子的缺点,可能是一个目标,也可能是某一件事,在孩子心里达到情感的升华,完成交接,让孩子爱上妈妈。
父母爱孩子,一定要注意爱的方式。很多妈妈可能经常唠叨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没有耐心,甚至使用“唠叨”“比较”等“八把刀”,无知地伤害着孩子幼小的心灵。虽然出发点是爱孩子,但对孩子来说并没有效果,更无法在孩子心里留下爱的存款。父母都说教育孩子太难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没有难不难,只有信不信,好孩子是信出来的,达到信仰就会生发动力。
一位妈妈说:“母亲是撑起世界摇篮的手,可见女人的任务多艰巨。”教育从是父母单一方的责任,有些家庭爸爸对孩子的教育从不过问,全交给妈妈,那对妈妈来说是吃力的,疲惫的。用一个比喻来说,“孩子如同海上的一叶轻舟,爸爸是风,妈妈是水。”孩子这艘小船想要从此岸(自然人)到达彼岸(社会人),能航行多远,需要风和水的共同助力,也就是需要爸爸妈妈共同努力。爸爸是风,要给孩子动力,妈妈是水,水要平和,才能减少孩子远航的阻力。
那作为水的母亲,怎样才能做到平和呢?首先,自信的妈妈是平和的。“女子本柔,为母则刚。”成为妈妈,是一件伟大、自豪的事情。但很多妈妈因为带孩子,没时间、没精力去打扮自己了,工作耽搁了,慢慢地自信也可能减弱了,平和似乎越来越难。母亲教育节,就是希望每一位妈妈自己、孩子和爸爸都要思考一下,母亲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找回妈妈的自信。
其次,及时充电的妈妈是平和的。母亲的觉醒决定孩子的高度,充电是帮助妈妈更新观念,倒过来爱,能够更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丈夫的角度为他们考虑,渐渐打开自己的心结,心胸更开阔,情绪能平和。
最后,健康的母亲最平和。身体扛不住时,会让自己感到焦虑,烦躁,影响心中爱的动力,自然就无法平和,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发泄到孩子身上,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与孩子完成精神生命交接的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她是一个明师,教孩子成长成才,教孩子为人处世,教孩子积极进取;她是一位追随者,追随孩子一路过关斩将,不断取得更大的突破;她是一位指引者,指引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