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耐心
所谓耐心就是教师教育学生时不心浮气躁,不急于求成。
以学生为本,就要耐心地教育引导学生。这是因为: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思考问题尚不成熟,甚至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的良苦用心,他们可能一时不能理解,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发脾气,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而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有耐心。第二,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而认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发展或成长基础。教师的教育只是一个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而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要学会等待,尤其是等待后进群体的觉醒。第四,学生是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学生不仅是有差异的人,而且其差异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所以,认识学生、教育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耐心。
教师如何耐心地教育引导学生呢?第一,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学生工作特别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不能有一劳永逸和急于求成的思想,不能指望谈一两次话就大功告成。第二,教师对学生犯的错误有时要学会冷处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堂上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学生在公众场合犯的错误,尽可能在事后和他们个别交换意见,切忌当着众人的面严厉训斥;学生公开顶撞时,教师不要火冒三丈,要冷静后再“策略”地处理,还应允许犯错误的学生先申诉“理由”,倾听学生申辩,让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然后以友好的口吻向学生讲明道理,帮助学生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