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的“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章节,讲述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社群中的人们,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需要,并从时间和空间的格局上,分析并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为什么会不需要文字。
一、“文字下乡”运动的由来
“文字下乡”运动,源于当时“发展主义”的现代性逻辑和“国家主义”的政治逻辑之于乡村教育在不同阶段中的控制策略和操作手法(李涛:中国乡村教育的社会学解释:“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
由于“文字下乡”并非乡土社会中人们主体性的欲求,而是国家行政性力量对乡土社会教化的强制性控制。必然导致私塾的抵抗和农民的反对,也因此有了文中的乡村工作者对乡下人的认知偏见: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
比如乡下人不知道躲避汽车,因为乡下人不知道因政令而改变的时而“向左走”、时而“向右走”,城里人就认为他们“愚不可及”。
其实细想一想,这就和城里人到乡下不认识庄稼一样,城里人也没有见过乡下的世面,但是还要依靠乡下人种出的粮食而活,是一个道理。我至今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里人不仅不知感恩,反而瞧不起乡下人呢?希望能从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找到答案。
费孝通先生还从教授的孩子到乡间小学上学,在课程上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但是在田野里捉蚱蜢时,屡扑屡失,而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表明了人与人之间天生的智力差别并不大,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才是影响人生走向的原因。
二、从空间格局上论述,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因此说乡下人“愚”是带着偏见的。文章里费先生说到:
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者我们。
比如面对面社群里的人们是不必通名报姓的,“贵姓大名”只用于不熟悉的场景。
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的确,在熟悉的社会中,由于长期相处而产生的默契,是无需用语言表达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此时的语言或者文字在这种默契下都会相形见绌。
因此,作者从空间格局上论述了,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充分论证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而并不是乡下人“愚”。
三、从时间格局上论述,为什么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在“再论文字下乡”中,作者从时间格局中,也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
首先,“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即人类所具有的记忆能力。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而作者认为,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需要记忆的东西和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
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说的就是乡土社会习性的人们历世不移的企图,也因此无论死在哪里,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进祖茔,叶落归根。最典型的大概就属“湘西赶尸”。
历世不移的结果,就是“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因为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
此时,连记忆都是多余的。这个章节中,关于阐述“记忆都是多余的”这段文字,让我触动不已:
“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
这生动的描绘,简直就是世外桃源的理想之境啊。
和平年代里,要是能寻到这一处地方养老,可谓是人生的理想归宿。
只可惜,想我之一生,蝇营狗苟,想要的东西太多,模糊于贪欲和想要的界限之中,困于压力、焦虑等,心境沉重。
如何才能寻到自己的归处,精简欲望,让心灵获得净化,轻装前行?
期待本书能解惑。
四、结束语
当然,社会在进步,乡土社会也要与时俱进。政府持续性推动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新式教育最终取代了私塾进入到中国最基层的村落社区之中。
文字最终还是成功地下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