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原诗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103】
先师孔子曾留下教训,忧虑道德不够而不忧虑困贫。
仰望先师高远得难以跟上,因愿终身劳作躬耕辛勤。
手执犁锄愉快地按时耕种,高高兴兴地劝慰农人。
平旷的土地吹来远方的风,苗壮的麦苗也仿佛在欢迎新春。
虽然今年的收成难以估量,从事农活已经带来很多欢欣。
种田人有时休息一会儿,没有过路人来将渡口探询。
太阳落山相伴着归去,提着酒壶去慰问近邻。
长吟诗句将柴门掩闭,姑且做一个耕田的农民。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109】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解释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33】
第二首诗是写怀念长沮、桀溺。诗人不仅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出充满生机的田园景物,而且表现了自己在劳动之余的欣慰之情,从而进一步坚定了追慕古人,守节自励的节操。前四句写诗人难以遵奉先师遗训,转而躬耕自食。中八句,写白天诗人与农人一起劳作,以及看到充满生机的自然景物而产生的喜悦心情。最后四句,写诗人晚间归来后或与邻人畅饮或掩门长歌,自己甘为陇亩之人。
【谢先俊/王勋敏《陶渊明诗文选评》,p9】
怀古田舍:在田舍中怀古。“癸卯岁”是晋义中帝元兴二年(403),陶渊明时年三十九岁。此诗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诗中缅怀古人的言论行迹,表达了忧世之情。陶渊明从这个时期开始,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亲身体验到躬耕的乐趣,表示在当世既不能象孔子那样立身行道,不如学长沮、桀溺洁身守节,隐居力耕。
【杨义选注译评《陶渊明》,p78】
“怀古田舍”的第二首,一开篇就揭出孔子“忧道不忧贫”的古训,对此,作者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它过于渺远,不切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他所选择的还是勤勉耕作,自已养活自已的道路。而从具体的农业劳动中,他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不论是吹过田野的风,还是欣欣然露出新的生机的麦苗,都让他感觉愉快。“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乐于归耕的田园诗人才能感觉到的生命消息,才能发现的美学形态。一经感觉和发现,便成自然浑成的妙句。“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劳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收获,那一过程本身,其实就寓含着生活的意义。在劳动的间隙,休息的时候,他有时又会想起孔子的故事,觉得自己已像是“长沮、桀溺一类的人物”,因而就觉奇怪,怎么就没有一个“子路”来问津。这是一个颇有些幽默意味的联想,它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世道的兴衰,陶渊明仍是不能全然忘情。虽然自己选择了隐居的生活,但对孔子、子路一类的人物,从心底里还是存有某种希冀。
【侯爵良等《陶渊明名篇赏析》,p23】
诗史上,不乏怀古之作,或登临怀古:或古沙场怀古,内容多种多样。陶渊明的这首怀古诗与众异趣。他是在田舍怀古。别人怀古多半是在游山玩水的时候,陶渊明怀古则是在劳动流汗的时候。他的“怀古田舍”诗反映着自己的田间劳动生活,带有泥土的芳香。
这首诗是以劳动为题材,先说自己为什么要参加劳动,道出自己对劳动的看法,次写在劳动中体验到的喜悦,然后写因劳动想起古时候的隐者长沮和桀溺,最后写劳动归家后的情趣和心情。诗的各部分内容都未离开“劳动”二字,诗人围绕着田舍劳动在构思,把他要表达的思想逐步展示出来。
诗的内容是统一的,结构也是严谨的。
在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一般不参加农业体力劳动,而且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用孔子的话说就叫做“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在他们看来,谋道忧道的君子是高尚的,谋食忧贫的小人是庸俗的。陶渊明饱读诗书,受孔子的思想影响很深。他赞成孔子“忧道不忧贫”的观点,也曾想做个谋道治世的君子,并多次步入仕途,但可惜怀才不遇,他做的是小官,掌无利剑,寄人篱下,“谋道”根本行不通。
陶渊明是崇敬孔子的,尊他为“先师”,并把他的格言视为自己立身处世的“遗训”。“先师有遗训”这句诗,带有感情,读来有亲切之感。他怀着敬仰的心情,肯定“忧道不忧贫”的儒家信条。然而,对于这样的信条,陶渊明做不到,只可慕。于是,他不得不违背孔子的遗训,从现实考虑,非得谋食忧贫不可。他的决心已经定了,“转欲志长勤”。诗的头两句达意曲折深刻,婉转地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躬耕长勤。从谋道转为谋食,从忧道转为忧贫,这不是陶渊明心甘情愿的,应该说是社会的原因使得他在谋食忧贫。
陶渊明是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一旦横下心来谋食忧贫的时候,他就撕掉了封建知识分子惯有的虚荣面纱,不以躬耕为耻,而以躬耕为乐,并把体验到的劳动乐趣表现在作品中,为劳动唱赞歌。陶渊明是歌唱劳动的诗人,这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是罕见的。当春到江南的时候,他不误农时,手持农具去到田间,愉快地劳作。“秉耒欢时务”的一个“欢”字道出了诗人劳动时的愉快心情。他一面自己在那里“欢时务”,另一面又去“劝农人”努力耕作,他和农人相处得很好,从“解颜”二字来判断,他对农人的态度是非常和蔼的。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篇中佳句,历来为人称道。苏轼在其《东坡题跋》里说:“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世之老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苏轼的话有道理,他认识到这样的诗句是来自田间劳动生活的,没有劳动的体验断乎写不出这样的诗,也看不出它的妙处。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里说他自己是怎样才体会到这两句诗的妙处的:“仆居中陶,稼穑是力。秋夏之交,稍旱得雨,雨余徐步,清风猎猎,禾黍竞秀,濯尘埃而泛新绿,及悟渊明之句善体物也”。张表臣赞扬陶渊明“善体物”,这是不错的。诗人怀着喜悦的心情在田间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禾苗是他看着长起来的,是他的劳动成果,他当然关心,喜爱,对禾苗充满了感情,并寄以丰收的希望。所以当远风掠过平旷的田野的时候,他看见禾苗在远风中摇动,饱含着盎然的生机,感到十分可爱,这才触景生情,吟出佳句。用清人沈德潜的评语来说,这叫“一时兴到之言”。他说:“昔人问《诗经》何句最佳,或答日:‘杨柳依依’。此一时兴到之言,然亦实是名句。倘有人问陶公何句最佳,愚答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亦一时兴到也”(见《古诗源》卷九)。长势良好的禾苗预示着丰收,陶渊明也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丰收还未变成现实,陶渊明也知道。但是,不管丰收与否,就眼下来说,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因为眼前的可喜可乐的事太多了。“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这两句曲笔达意,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欢笑。
新的劳动生活固然可以使诗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喜悦,开颜于田间,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仍有苦闷。“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这就是诗人的苦闷。孔子那个时代的长沮、桀溺虽然隐居了,但有周游列国的孔子去向他们“问津”,说明那个时代有谋道治世的人。而今,陶渊明在田间象长沮、桀溺一样耕作,却没有一个行者来“问津”,说明诗人所处的时代,只有为名利奔走的行者,而无孔子那样为谋道治世而奔忙的志者。以长沮、桀溺自况的陶渊明深深为此感到悲哀,隐晦地表达了他的忧世之情。可见陶渊明的心是热的。
心中有苦闷,陶渊明能自我排除,他毕竟是个达观的诗人。每天劳动归来,同邻人饮酒取乐,然后唱歌掩门。“聊为陇亩民”一句是值得咀嚼的,无其不可放过这个“聊”字。诗人“谋道治世”的愿望未能实现,有愧于先师孔子,但他并不肯就此罢休,不再谋道治世,他是在等着时运和机会,一旦天下有道了,还准备出仕,去做一番谋道治世的事业。当“陇亩民”是暂时的,可以说这时的陶渊明是身在陇亩,心在四海。体味这个“聊”字,它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洞开着的窗户,可以窥见他欲言又忍的内心秘密。黄文焕恰当指出:“长吟者,非真自弃于陇亩者也,不得不聊为之耳,胸中道德经济之怀,岂易向人道哉”(见《陶诗析义》)。
【辑评】(p21)
苏轼《东坡题跋》卷二《题陶渊明诗》: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世之老农,不能识此语之妙。
锺伯敬、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卷九:(“秉耒欢时务”二句)谭元春曰:非老农督课不知解颜之实。锺伯敬曰:实历虚怀,仁人心口,惟老杜能体贴其妙。(“平畴交远风”二句)谭元春曰:语天时物理,灵通异常,宜昔人以为佳。又曰:“交”字可知而不可注。良苗怀新,语有分寸,妙在“良”字。(“即事多所欣”句)锺伯敬曰:“即事”妙,唐人取为诗题,然前此未用。(“壶浆劳近邻”二句)锺伯敬曰:上语蔼然,此语洒然。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平畴”二语写景,神到之句,写物者摭实,写气者蹈虚,便已生动;若写神,谁能及之?
杨雍建评选《诗镜》十《晋第三》:“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愈平愈高,转近转远。“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似欣然有望。“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忘情语,实似未忘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