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我却想说没思想地模仿只能是固步自封。
什么是模仿?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主要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无意识模仿往往是不自主的行为,而有意识模仿则是自发有目的的行动,通常是人们学习事物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模仿俨然已经成为“引以为豪”的一大谈资,遵守传统,奉行拿来,一直是国人学习教育的主要特点,古代追崇西洋玩意儿,现代信仰哈文化,哈韩、哈日风靡全国,然而在我看来,人们深深迷恋的这种学习方式,多是流水式模仿,弊,往往大于利。
我们都知道,流水是动态的,同样的环境下都会朝同一个方向流动,也即“水往一处流”。
同时,流水也常被作为流水线的简称,流水线是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为提高生产效率,即使工作在流动,但每个单位或个人负责的工作只是不断重复的某一片段或某一项,工作内容被极大地固化限制。
因而,我把如流水一般随大流及如流水线工程一样依靠学习经验来将能力呆滞化的现象,统称为“流水式模仿”。
流水式模仿是国人历来崇尚的学习方式,但在思想逐渐开放的如今,却也开始饱遭诟病。
小时候,父母教我们认知事物,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看似一切都相安无事,实则却有不为人知的模仿隐情。
父母总以自己的认知来告诉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老师总用自己的专业理解来让我们认识世界,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你应该这样想,不应该那样想,一个个标准化的原则逼迫着我们来学习模仿他们的经验,而结局通常都是以我们成了一堆堆批量化生产的产物而告终。
长大后,父母总以“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来教导我们,撮合相亲、强行逼婚等一系列操心计划一波波围攻来袭,其实,这也是父母流水式模仿的结果。
在父母那一辈看来,同样的事情大家都这样处理,那就应该这样做,该结婚的时候就要结婚,该生子时就要生子,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甚至有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成了家,父母的任务就算完成,爱情、幸福什么的,慢慢培养总会有的。
殊不知,这样毫不思考地流水式模仿他人行事,是对自我责任的敷衍,更是对孩子幸福的莫大伤害。
此外,在如今透明化的信息时代,任何热门话题总能包裹着各种各样的舆论,同样也总会涌现出一批批舆论一边倒的现象,受传统道德教育的学习影响,或认知局限,评论他人时,人们总能如“圣人”般地跟随别人的步子人云亦云,这何尝不是一种流水式模仿。然而,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盲目举动,却不知改写了多少人的命运。
其实,在中国的任何领域,流水式模仿,可谓是几乎无处不在。
就近期很火的几大综艺节目而言,真人秀节目《中餐厅》、《亲爱的客栈》、《向往的生活》等,先不论其是否真的抄袭国外节目,就以其均以邀请嘉宾外出经营客栈的节目形式就难逃有模仿嫌疑,更何况有些节目间除了嘉宾不同外其他形式均一致?
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还是《跑男》、《极限挑战》,不管是抄袭还是买版权,几乎无改变无创新的拿来主义已经成为了中国综艺的特色,如此照搬照抄也已成了流水式模仿的典型例子。
看惯了呆滞的模仿,近两年较火的“创意中插”式广告一时间出尽了风头,这是一种将电视剧情与广告“情景短剧”结合的创意,由剧中演员以或温情或搞笑的方式来演绎产品宣传,据说,这种广告方式最早是由网剧《暗黑者2》带起的。
然而,这种突破传统的创意广告2015年一经火爆,就立马带起了众多的照搬模仿者,如电视剧《老九门》与《精绝古城》、《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猎场》等等。
其实,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网页广告,或是各类线下平面广告,争相模仿之风也都是毫不示弱,毫无沟通的统一式硬广文案以及平淡无奇的视觉展示随处可以,已经让人们提不起注目的兴趣。
此外,千篇一律的折扣促销方式,或是已被用烂了的“欢迎光临,看看喜欢什么”的销售话术,让中国的广告市场犹如一潭死水,几乎无创新可言。
也正是这种流水式模仿,让中国的企业多偏向于依赖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敢试错,更难以相信与传统相悖的创新性发展策略,除非有已成功的领头人,共享商业模式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共享单车OFO一风靡,各企业便纷纷欲挤入共享市场,小红车、小绿车、小蓝车等都在一夜间闯入了大众视野,紧随其后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甚至共享汽车、共享女友都出现了。不是企业没技术没能力,而是害怕反模仿不敢迈出创新的步子。
中国并不缺乏创新性的人才,中国缺乏的是能反传统反流水式模仿的人士,这是个很遗憾的现实,却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正是因为多数人仍沉浸在统一同质化的醉态里,谁若能率先打破固化思维,便能拥有一鸣惊人且迅速打响品牌的造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