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中国,女孩金贵的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那些适婚女青年们。动辄十万数十万的彩礼证明着农村的女孩是多么的物以稀为贵。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公布了2016年中国大陆人口的部分数据,从性别结构看,2016年末男性人口70815万人,女性人口67456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8(以女性为100),男性此女性多了3000多万。
3000多万只是个冷冰冰的数字,反应在现实中却是农村地区适龄男青年们找个媳妇有多难!
那农村适婚男青年的婚姻状况如何?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30岁以上的人群中,农村男性未婚率始终高于城市;而45岁到49岁“铁杆剩男”年龄段的比例,城市是1.97%,农村是4.29%,高出1倍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关于“适婚农民结婚难”的调研结果如下,当前农村家庭未婚子女比重较大,且男青年占比显著高于女性;传统社会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催婚现象十分多见,男青年难找对象成为主流认知;与经济发展相同步,彩礼与结婚总花费水涨船高,成为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大经济负担。
彩礼有多高?
在河北,一些地区流行“新三金”——三斤百元人民币,约14万元;在河南项城,除了9万9礼金外,还有“离娘费”,男方还得凑一堆吃的用的: 6只鸡、6条鱼、6条烟、6箱酒……硬件不达标,取消婚事也不少见。在甘肃平凉,彩礼一路飙升到十七八万,而农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一万元。
借着结婚向男方索要钱物的花样可谓不断翻新:彩礼“万紫千红一点绿”——“万紫是一万张5元的,千红是一千张100元的,一点 绿不是翡翠就是玉”;“一动不动”——“动的是小汽车,不动的是二层楼”;“万里挑一”——“订婚时男方就要给女方一万一”……
性别比例失衡是主因
在调研的13192个有效样本中,婚姻状态为未婚的男性占比为5.92%,女性则为3.62%,男女性未婚比为1.63:1,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是1.05:1。可见,在传统生育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男多女少已经意味着部分男性“无婚可结”,而根据男女性未婚比来看,农村社会适婚男性结婚显然是“难上加难”。
在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客观现实下,男青年更难婚配在农村社会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但这种压力并不是单向性的,而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东部地区农民的婚配压力低于中西部地区。
结婚成本不断上涨
就不同时段进行分析,“1978-1989”年的结婚总花费均值为2465.36元,“2010-2015”年这一数据高达40326.14元,在此之间的“1990-1994”、“1995-1999”、“2000-2004”和“2005-2009”时间段的结婚总花费均值分别为8156.48元、14887.41元、21862.87元和32156.95元,从均值增长率来看,不同时期结婚总花费的均值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涨幅均在25%以上,将“1978-1989”年的结婚总花费均值与“2010-2015”年的结婚总花费均值进行比较计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涨幅更是高达1535.71%。另外,“1978-1989”年结婚总花费的众数为1000元,“2010-2015”年的这一项数据则为6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60倍。由此可得,自1978年以来,由订婚花费、婚宴花费、彩礼花费和婚房花费四方面所构成的结婚总花费呈绝对上涨的趋势。
对不同时期的彩礼花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978-1989年彩礼花费的众数和均值分别为100元、716.78元,2010-2015年的为20000元、27740.17元,在此之间的“1990-1994”、“1995-1999”、“2000-2004”、“2005-2009”时间段彩礼花费的众数、均值分别为1000元、2513.68元;2500元、4131.50元;3000元、7998.82元;10000元、14548.67元;据此计算均值增长率,自1990年以来,不同时期彩礼花费的均值在前一时期的基础上涨幅均在六成以上,尤其是将“2010-2015”年时期的均值与“1978-1989”年时期的均值进行对比计算,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涨幅高达3770.11个百分点。结合前述,考察相同时段内彩礼开销的均值占结婚总花费均值的比重发现,其从“1978-1989”年的29.07%一路上涨至“2010-2015”年的68.79%。由此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结婚彩礼花费呈现出直线上涨态势,并成为结婚总成本中的主要负担。
考察结婚负债情况,从964个有效样本的数据分析中来看,平均负债额为21637.14元,众数和中数均为10000元,最大负债额为500000元。按年龄分组分析结婚负债的偿还方式发现,在“父母偿还”一项中,30岁以下受访者占52.60%,30-39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为27.80%。同样是以上两个年龄段的受访者,选择“自己偿还”的占比分别为31.60%、50.00%。从地区来看,北方地区父母偿还的比例为22.10%,比南方的17.10%高出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因结婚而产生的债务平均额度超过2万元,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中青年人在结婚的经济花费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因结婚产生的经济负担容易衍生出“子债父偿”,且北方地区的结婚负债更容易转化为父母的负担。
父母为子女结婚负债累累这究竟合不合理?应不应该?
他们操劳大半辈子,农忙时在田里劳动,农闲时在外面打工出苦力,辛辛苦苦攒点钱,最后落得一身伤病,不舍的去医院查体,能抗的病绝不去医院,与之对应的却是孩子们花钱大手大脚,穿名牌讲攀比,临到结婚了要买房子买车子,嘴皮子一动父母的血汗钱就砸进去了。父亲用着最廉价的剃须刀从没买过过百的衣服,儿子一身耐克阿迪的现象并不少见。真是父母操劳一生全为子女,为他们而活,为他们而存在。而他们本该有自己的生活,本该有不一样的人生,到头来成了子女的附庸。这固然与中国的传统家庭生活有关,与中国目前的婚姻现实有关,但做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得到改变。
现在男人结婚的成本如此之大,除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客观原因之外,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也有问题。
拜金主义依然盛行,不劳而获、渴望一夜成名、一朝成功依然大有人在。那种朴实、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太难得了。《小时代》在少女中受到的追捧,恰恰反映了富贵生活对这些少女们的极大吸引力。《小时代》华丽的外表下是对奢华、享受、拜金的宣扬,为这个外表欣欣向荣内在腐烂的时代推波助澜。要娶这样的少女,你有多少钱?
结婚的实质若变成了金钱交易这样的婚姻会长久吗?会幸福吗?高彩礼的背后绝不仅仅是结婚这个仪式,其背后的婚姻问题才是最应该值得警惕的。
中国农村的离婚现状如何?
澎湃新闻今年七月的一则新闻报道,河南宁陵县法院王院长统计,在当地80后、90后县乡青年成为离婚高危人群,占全部离婚案件的85%左右。据统计分析,这些青年的离婚呈四化特点:一是离婚主体女性化。起诉离婚的大多是女性。二是离婚事由多样化。子女老人、生活习惯等都能成为离婚理由。三是婚姻时间短暂化。四是婚姻价值偏激化。
近两年的农村离婚案中,来办理离婚的女方越来越强势了,在有些县,二婚、三婚女人都不愁嫁。这些花大价钱娶回的儿媳妇,婆家一般都高高供着,这也造成个别女方生活稍不如意,就放弃现有婚姻另寻婚配。即使结了婚媳妇也不一定是你的,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对农村家庭才是最悲催的。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婚姻是再高的彩礼也买不来的,若没有共同的生活理想,美好的婚姻也不过是南梁一梦。
夫妻恩爱苦也甜
《天仙配》中唱的好: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才是爱情,这才是婚姻吧。
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世道人心。
我出生在农村,我是农民的儿子,若结婚要扒我父母半身皮,这婚不结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