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只是标题,主要说分享,秀在最后面。
行为学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但因为涉及太过宽泛,没办法非常系统的学习。看到冯大辉fanny最近的一篇微信公号文章,说公众号增长放缓,阅读数也在下降,就顺便翻了翻我自己的朋友圈和各种微信群,有些关于分享的想法,梳理出来一起讨论。
公号流量下降
微信公众号,最原始的作用就是自媒体平台,当然是让个体发声的。用户数和阅读数是衡量公号质量高低的标志性数据,这数据下来了,fanny能不着急嘛,看评论,不光是他一个人这样,一众公众号的都面临一样的状况。这到底是怎么了?
抛开政策的引导和平台本身的运营调整,阅读量当然取决于被分享次数,被分享得越多,也就能触达到更多的人。所以真诚的自媒体人相信,只要内容三观正、质量高,总有一天能产出10W+的文章的,就不必强调六度人脉的套路了。所以,私以为,分享至关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分享?
任何一个哪怕只是在手机上动动手指的动作,都是成本。所以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网络时代,我为什么要看完一篇文章,还会转发分享出去呢?那一定是深深的被某个东西“击中”了吧?
到底是什么击中了?翻翻朋友圈,不知道你会不会发现跟我一样的模式,列出来一起看一看:
1、有共鸣:可能是对内容、也可能是对形式、还可能是对平台——对,就酱紫!
比如这次是xxx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下子被电击一般醍醐灌顶。
2、有利益:可能是真实的红包、返利,也可能是某种荣耀;也可能本身就是利益相关——赚钱好Happy,金主别得罪。
比如群里发了红包,求转发;比如饿了么下了个单发奖金。也或者,老板给了个任务,你干还是不干吧?多少人职业的朋友圈谨小慎微的分组发着各种加班链接,内心的朋友圈又别有洞天。当然自己产出的内容,是有足够动力发了再发的,哪怕被骂,哈哈哈!
3、被胁迫:乌合之众,大多时候也容易被道德绑架——宝宝心里苦!
比如帮朋友发个招聘链接、被放狠话不转全家运势不好啊巴拉巴拉!
4、喝鸡汤:补补更健康,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在幻想中奋进!
喝鸡汤的时候往往觉不出鸡汤的味道,甘甜可口之余,却并不认为鸡汤喝完该干嘛干嘛的现实并未发生任何变化。比如盛传的“xx法师”“掌握xx就xx”。
5、凑热闹:网络化的社会热点,不蹭不舒服斯基——你知我也知,我没白活!
网传“xx大学生失踪”“xx保姆纵火之后”,这背后,是饭后谈资还是心理分析,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事朕已阅。
6、求科普:知乎上最多的被转发大概属于这一类吧,除了“精彩留言”之外。——原来如此!
“为什么绝大多数xx都xx”“真的鲍师傅:你们吃的可能是假鲍师傅”,如此如此,科普得当,打假得当,真的能普惠众生啊。
7、纯营销:营销必定打着价值的幌子,要么是返现、要么是攒人品——都是为你好!
“500M流量随便领,拿去不谢”、“再不青春,就晚了”,看标题可能都不知道里面有多情怀,情怀卖得多了,谁还信情怀?
以上零零散散的纠结了7类自认为常见的“模式”,剩下另外两种,不算分享,我管它叫“秀”:
8、秀智商:我能背π小数点后面1000位,你会吗?——我的智商210!
各类小游戏,各种小测试,各种急转弯,也可能是MBA的经典案例,更可怕的是一个小学生的日常数学题;分分钟击垮虚弱的互联网一代中年大叔!
9、炫财富:我高高在上,或者我低入尘埃——我不一样的存在!
哭穷和炫富一样,只是在心智上不一样,但表现出了一样的炫技做法。“我在《王者荣耀》中打败了99%的装备”,够了,干嘛不打死他!“这艘游艇上居然没有男女单独的卫生间”,你去过还是怎地?
好吧,切一下题:
到底是分享还是秀?
任何“好”的内容,都应该是给别人提供了价值的,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价值。英文的分享和秀,Share和Show,音译成“晒“”和“秀”,后者特别贴切的描述了“炫耀”的成分,“作秀”,是一种赤裸裸的对财富、地位、技能等等的炫耀。
管它叫分享还是秀,完全取决于初始心态,所谓“发心”。谁晒谁知道!
题外话
击中用户之后,是否真的会分享出去,还取决于用户给自己的“人设”,以及TA所处的平台本身。
固定人设的人,永远都不会迈出突破的那一步;而成长思维的人,每天都在改变,真的遵从自己的内心。
也有人说,整个社会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社交媒体发达但精神空虚。
我并不十分认同,对大多数人来讲,朋友圈,已经渐渐像当年的微博一样,觉出了厌烦,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加上大多数点击带来的兴奋程度的逐渐弱化,导致对朋友圈依赖的疲软。
好的内容依然存在,只是深度的内容还待产出。在经历了信息有无差异——到知识贫富——知识快慢,终于要来到知识深浅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不缺乏泛泛而谈的通才,缺少的是对一个点有深入见解,并能够给其他人带来跨界认知的人。
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为厉害的跨界者,下次再一起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