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我国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第三次进入太空,并在太空中完成了太空行走.那一段时间电视里都庆祝这个可喜的消息。小儿子所在的学校也在周末带着他们去参加天文馆。那一段时间我常常看见小儿子在晚饭后,仰望着星空。一次,小儿子用他天真无暇、稚嫩的脸庞对着我说:“妈妈,我想离开地球,到火星去。”望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知道他绝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这个场景似曾相似,多年前,我也曾这样对家人说,我想成为某某家。迎来的不是充满爱意的鼓励,而是坚决的怀疑与无情的嘲笑:“就你三分钟的样子,还是现实吧。”他们不知道那一句话打击的不止是一个孩子的自信心,更摧毁一个孩子的梦想。后来我学会不再在家人面前谈起梦想。在现实面前,梦想无足轻重。现实的觥筹交错、光怪陆离把洁白如雪的梦想染的血肉模糊,直至我们都曾忘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梦想的人。
我认真地回答了小儿子:“好呀,要是你上了火星。记得告诉妈妈一下火星跟地球有什么不一样。”
“妈妈,你怎么不跟我一起去呢?”
“等你长大了妈妈已经要老了,走不动了。你还小,努力一下就可以去。”
小儿子像个男子汉一样庄重地说了:“好。”
我不知道小儿子会不会真的会去火星,但我至少知道我不该用大人的生存法则去评价梦想。现实一词出现在成人的世界总是显得那么恰如其分,我已经被所谓的现实扼杀了一次,慢慢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我不愿梦想的破碎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众所周知,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而这两位莱特兄弟在小时候跟随父亲牧羊时,看到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他们羡慕地说道:“希望自己也能大雁一样飞起来。”他们的父亲对莱特兄弟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后来,莱特兄弟真的飞起来了。
千里马常有,莱特兄弟父亲这种伯乐则比较少。大概很多人小时候大多经历了和我一样的遭遇,被家人所质疑与否定。以至于成年后,当我们听到同龄人说起梦想时,习惯时微微一笑。那笑里多带着不可置信。我们就在家人口中苦难的现实路上苦苦为现实而挣扎,忘记儿时那五彩斑斓的梦想。如果当时家人多鼓励一下、多一下肯定,那么现在会不会有一点不一样。答案是否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悲剧的演绎就到此终结,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呵护我们的下一代充满奇思妙想的想法,肯定他们的梦想并鼓励他们为梦想发奋图强。
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呀,如果你听到有人认真地对你说:“我要离开地球,我要到火星上去。”拜托不要用救世主一般怜悯的语调规劝他现实一点。如果你不认可他的梦想,起码也尊重他拥有梦想的权利,不要硬生生地掐死他梦想的萌芽。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去评价别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