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一篇“三名”文章。何谓“三名”?作者梁实秋是文坛名家,主人公梁启超是历史名人,本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散文名篇。追随文坛名家,学习散文名篇,了解历史名人,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写梁实秋回忆梁任公先生多年前在清华学校的一次演讲,一次“动人”的演讲。文章2—8段具体写到了梁任公先生的这次“动人”的演讲。
第2段主要交代任公先生的讲演稿,讲稿书法“整整齐齐”“很是秀丽”“十分美观”,无疑是“动人”夫人。
第3段交代任公先生的出场,“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先生出场时的外貌和神态无疑是“动人”的。
有人说,这两段任公先生的演讲还未开始,不能算是体现了任公先生演讲的“动人”。这种理解有点狭义,准备讲稿、演讲出场其实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人”处完全可以看作是演讲的“动人”处。
第4段写任公先生演讲的开场白,无论开场内容、声音,还是口音、动作都独具特色,都极其“动人”。从开场内容上看,“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既“谦逊”又“自负”,很“动人”;“广东官话很够标准”,虽“距离国语甚远”,但因“声音沉着而有力”,“洪亮而激亢”,其效果比标准国语其要更好一些,更是“动人”。
第6段写任公先生“朗诵”“解释”《箜篌引》一诗的效果,作者说“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试问:倘若任公先生的演讲不“动人”,作者还能在二十余年后记起?
第7段写任公先生演讲时,用“敲头”来“畅通记忆”的方式很“动人”,否则岂能“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第8段是任公先生讲演的高潮,“手之舞之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讲《桃花扇》“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杜氏“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又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时而“痛苦流涕”,时而“张口大笑”,任公先生,演讲投入,表情丰富,岂不“动人”?
总之,在作者的眼中,任公先生的演讲可谓无处不“动人”,处处皆“动人”。
可是,所有的读者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吗?不一定。谈到第7段,有读者说:
第7段对任公先生表演的具体描述,让人觉得任公先生返老还童,童心犹存,与任公先生本人的性格及成就十分吻合。不过,倘若任公先生只是一无名小卒,我们还能原谅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而“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么”?如此严肃和高规格的场合,演讲者居然可以失忆——哪怕只是短暂的,这不是出丑么?而在作者那里却居然也成了“动人的演讲”?
看来,在读者的眼中,任公先生的演讲并非处处“动人”。这是为什么呢?
艺术家罗丹说“有人以为素描本身是美的,而不知素描所以美,完全是由于所表达的真情和实感。”散文家赵丰也说“散文是一种个体生命的体验。它抒写的是作者个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生命的感知。这种感知其实是以作者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艺术审美方式为基础的。……描写一个人、一件事,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不和这个人、这件事对接,不和它有着情感的交流和精神的融合,那就不可能产生感动。”
这两段话似乎在启发我们,之所以在梁实秋的眼中,任公先生的演讲可谓处处皆“动人”,无处不“动人”,乃是因为作者对任公先生满含深情、无限敬仰。
邵纯在《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一文中谈到:“1989年末,大陆首次出版的《梁实秋散文》共4卷,总计囊括了梁先生的312篇散文。由于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精粹,所以他惜墨如金。总览全书,绝无重复之处。但是也有个例外——他在3篇文章中,3次写到了同一个人的同一件事。他写的这个人是梁启超,他说的这件事是1922年3月梁启超到清华学校所做的学术演讲。”这似乎可以成为梁实秋对梁任公及这次演讲情有独钟的有力佐证。
读到这里,我们不免会思考:梁实秋到底敬仰任公先生的什么呢?作者自己在文末谈到: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看来,作者最敬仰任公先生的乃是他作为一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只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好理解,“有热心肠”为何意?
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
梁启超在这次演讲中共引用了约157篇诗词歌赋,而梁实秋偏偏只记起,或者说只选择了这三篇。其中,一篇讲丧夫之痛,一篇写亡国之痛,一篇既写亡国之痛又写光复之喜。无论如何,梁实秋的这种记忆或者说选择都不能算是巧合。(罗竹石《一篇迟到三十年的感悟》)
“一篇讲丧夫之痛”说的是《箜篌引》,“一篇写亡国之痛”说的是《桃花扇》,“一篇既写亡国之痛又写光复之喜”说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三篇其实有共同特点,那就是都体现了梁任公先生的一片爱国情怀。
何以见得?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这一段文字出自《桃花扇•哭主》,说的是当时提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听说崇祯驾崩,而对北方捶胸顿足嚎陶大哭的情形,……“高皇帝”指的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十七年来整个明朝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皇帝勤检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力图振兴和保住大明王朝。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易人,他自杀身死。
梁任公先生由明崇祯皇帝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皇帝的下场,想到了自己当时所处的清代也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想到了戊戌变法的失败,想到了国家的衰亡,所以任公先生“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里的杜氏指的是杜甫,这首诗名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当时杜甫52岁,写这首诗的背景是公元762年冬季,唐朝军队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打胜仗,收复了今天的河南郑州、开封等地,杜甫喜出望外而作。梁任公先生“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他的笑从何而来,皆因一腔爱国情怀。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小诗中的“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顾他人的劝诫,毅然决然渡河而去,最终为理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任公先生更是如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挽救一个腐朽的王朝,他和康有为等人辅佐光绪皇帝,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戍变法”,后来变法失败了,他们虽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任公那一腔爱国热情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于爱国情怀,梁启超自己也讲到:“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读到这里,也许我们明白了,任公先生的“热心肠”就是他的一片爱国情怀。
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得”。任公先生,正既是这么一位“有学问,有文采”的经师,又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师,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