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点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为事实依据,二为发言者个人的价值观。
可以辩论的观点包含上述两者
“我认为一个人要足够认真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价值观),小明不够认真(事实依据),所以他不可能做出什么事业来”。
如果想要辩驳这句话,想要令对方意识到他的话是错误的,那么就只能从“事实依据”入手,而不能从“价值观”入手,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可能在短短几句话之间就变化的。
那么就可以这么说“小明只是学习不认真罢了,但他在电脑技术上很有激情,说不准在这个方面能有所成就”,如果对方是住够理性的人,那么你们就可以就这“事实依据”方面一直辩论下去,直至一方承认另一方的事实依据是成立的。当然,如果其中一方拒绝客观思考,那么这个话题是继续不下去的。所以说,“找准正确的争辩对象”是一切的先决条件。
不可以争论的话题仅含个人价值观部分
“我相信生命的价值在于能够为这个时代做点事”
这句话是发言者的主观“信念”,不含客观依据。
无论说些什么,对方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说的越多,越是让对方讨厌。从结果上看,这一类观点是不可辩论的。
第三类处于两者之间
还有一类是处于两者的中间,可以争论,却很难让对方“心服口服”。
“我认为只有认真的人才能取得一番成就”
这一类观点的辩论必然会冲击对方的“信仰”,而不仅仅是“价值观”。对方在说出这一类话时,就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期望”,所以即使最后在结果上能够辩得对方哑口无言,但却并不能让双方都“心平气和”,只是会让对方觉得“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在这一类观点上争辩前需要慎重考虑自己辩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