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住在遵义的一个偏僻小山里,是靠近一条长长小河的一个小村庄,祖辈都是农民,婆婆经常向我讲起家里的木材房子是怎么来的。
村子里很穷,到处是破烂不堪的木材房和稻草房,房基是石头做的,屋顶是黑黑的小瓦片,就像现在我们吃的薯片一般,夏天像地窑,特别凉爽,冬天像蒸笼,也特别温暖,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有时候下雨天,房子的瓦片被调皮捣蛋的小猫弄开后处处滴水,真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啊!真让人着急,我们一家人都各自找盆去查找漏雨的地方,这样就不会让家里变得那么潮湿了。
一座偏僻孤寂的山村,凌乱而低矮破旧的木材房,无精打采的在弥漫的云雾中时隐时现,偶尔听到几声无聊的狗叫声。由于交通不便,人们要购买油盐酱醋茶,非得行走那弯曲狭窄的山路不可,至少需要两个钟头才到镇上。这就是小时候我的家乡。
在我出生的时候我家就已经变成了木材房了,村里都通了电和自来水,家里已经有了电风扇和取暖器,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村里也通了汽车,虽然路段是未用水泥打过,但车子还是在通过,有时遇上暴雨天,房子也会漏点小雨。但经过改进没以前那么漏得厉害了.
小时候,我经常和婆婆猜谜语,“背上长满鳞,背上都是筋,张开大嘴巴,可以吞活人。是什么?”婆婆问。“房子”每到这时我便会仰起小脸,天真地回答婆婆。而今,的确焕然一新了。
你看,低矮破旧的木房和茅草房不见了,已被一幢幢亮丽的砖房所替代。原来凌乱肮脏的羊肠小道,已变成卧龙般的清洁的水泥寨道,为乡亲们走村蹿户提供了方便,摩托车可以在村寨中东奔西跑。现在不见挑水的人影儿了,在艳阳照耀下,楼房的铝合金窗户金光闪闪,绚丽无比;房顶上的喇叭整天响声四起,广播着党中央的领导精神。
白天,乡亲们在歌声中愉快地劳作;到了晚间,家人围坐,津津有味的欣赏电视节目,在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别人的农作技术,感受现代生活的节奏,同时品尝着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当我们有事找别人时,就掏掏腰包里的手机,这样就能轻易的找到别人了。当然在外地打工的亲朋好友想家时,不再写信,随手拿起手机,拨拨号码,也就能与家人通话了;父老乡亲正在田间劳动时,突然传来悦 耳动听的音乐铃声,他们便欣喜的停下手中的活儿,开始电话谈心了;无意间,一阵阵情不自禁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
现在我经常都会回到我小时长大的地方。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菜园里散发出浓浓的清香;鸟儿依然在茂密的枝丫上嬉戏、欢唱。但是,走到田边,发现田中的耕牛变了,变大了,也跑得快了。站在村东,回头望一望村中,美不胜收。不知不觉的,我又走到了村西的后坡上,举目远眺,对面的山林繁茂非凡,像是原始森林。不,似乎还看到白色的车影,应该是“面包”车吧。时而听到大卡车的鸣叫声,时而听到苗岭飞歌,时而听到摩托车的嘀嘀声……尤其到了傍晚时分,各种车辆的喇叭声更加不绝于耳。
哦,原来去年修好的石子马路,如今已变成了水泥公路。
夜幕降临,我流连忘返。正准备回家吃晚餐时,又不知从哪个角落发出响亮的“稻谷换橘子”的吆喝声,就在这时,不知谁家的“的士高”突然猛起,似乎为那丰盛的晚餐踩响了前奏。
啊,谁会想到。
这几年来,我的家乡日新月异,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