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在大多数人眼中从来都是难懂的,那是艰涩、高深莫测的代名词,于我也没有任何例外,所不同的是我还保留着对哲学的一点点敬仰之情、亲近之感,至少我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读懂像尼采、康德等大神的作品。当然在现在的我看来,这一点点的希望大概多半是要变为幻想的。但这依然阻止不了我对哲学的兴趣。所以就算在读前就已经知道这是本哲学随笔,不容易读懂,我还是兴高采烈地读了。读完之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果然,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的确是一本不容易读的书。
杨不风,一个陌生的名字。书中对作者的介绍也寥寥几笔: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早年为电子刊物《读品》撰稿,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关心正义、自由、心灵的本质、身心关系等基本哲学问题,亦好读杂书,于政治制度之形成、社会变迁之由来尤感兴趣。
《蔷薇花与十字架》一书主要是作者在德国时的哲学随笔,全书共分为四部分:知识与信念、自由与责任、学术与政治、民族与世界。因为涉及到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一些历史,还有一些哲学学派和观点,所以老实说,作为小白的我,书中很多文章我读起来是非常吃力的。很多概念作者一笔带过,甚至不作陈述,这在哲学专业的人看来这些概念可能是容易的,但在我那就是不知所云了。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书写作之初就应该不是面向我等小白。书中很多历史在我也是遥远的,比如『68学运』、德国学生运动等等。
不过,尽管这本书很多地方我读起来都觉得枯燥,但还是有我感兴趣的内容的。比如民族与世界部分那篇《德国书市管窥》就甚得我心。大概自诩是爱书的人吧,所以对于关于书的一切总是莫名地喜欢。虽然《德国书市管窥》写的是作者在德国的淘书经历,对于我来说遥远不可及,大概这辈子都没机会到德国去一淘书市,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从作者这篇文章中得到乐趣的。早就听说外国的书贵,动不动就几百块人民币,在作者这篇文章中我得到了证实。不过,那是对于国人来说的。如果是外国人来看,大概是不会觉得贵的,文章中作者就通过德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和书价作对比。从中可看出,德国的书价在德国人眼中的确算不是昂贵。更何况还有二手书。在作者看来,那些二手书简直就是白菜,而且作者还和我们分享了他淘二手书的经验。
最有趣的是,作者写一位台湾学长回国搬书一共装了126箱,要靠一个集装箱经海运经索马里回台湾时编起来的故事:那索马里海盗抢了这批书后销声匿迹数十年后成了索马里古典学派,文风斐然。读来实在是有趣,也侧面说明了爱书人的痛点,搬家那是真的等于搬一座山啊。不愧是我辈中人。
读《蔷薇花与十字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只知道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东野圭吾擅长用推理的形式反应社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 《虚无的十字架》以初中生沙织与神也之间朦胧的爱意开场,画面浪漫温馨,若不是书名本身带有寓意,我会下意识的以为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