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楚门,谁在替你做决定?
2020年的余额已所剩无几。
这一年,你刷了多久的抖音?逛了多久的淘宝?点赞了多少朋友圈?又无意中浏览了多少广告?
根据QuestMobile的调查结果,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长达289.7分钟(近5个小时),社交、视频、资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三大时间杀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一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孤独、迷茫。
环顾你的身边,感觉这个世界在逐渐疯狂,你要问自己,这是正常的吗?还是我们都中了什么魔咒?
你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事实只有一半
美国知名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曾这样诠释 ,“人们往往只会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令自己身感愉悦的信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信息茧房是受众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被动选择结果。比如同一时间打开同一款手机新闻APP, —百个人会看到一百种版本,平台会根据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定制出每个人的“个人日报”。然而,这背后,是各类媒体平台通过算法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送给对方,在自动为其排除掉那些不感兴趣或者不需要的内容的同时 ,也一步步营造出日益封闭的信息环境,将用户于不知不觉中困在由自己和媒体共同构筑的“信息茧房”中[1]。
举个栗子,我们在刷抖音的时候,如果你随手点赞了某个舞蹈类视频,那么你马上就会被推荐更多相似的舞蹈视频,如果你继续看推荐的舞蹈视频,你就会被推荐更多舞蹈视频,从此陷入一种无限循环中。不仅是短视频,网络上的音乐、新闻、游戏、甚至广告,无一例外,都遵循这种模式。这使得我们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处于一个信息茧房里。只不过,我们不同的人,所处的信息茧房是不一样的。
以美国为例,一个特朗普的支持者,每天看到的新闻,大都是平台基于其喜好推送给他的特朗普的正面新闻。他可能长期混迹于特朗普粉丝的圈子里,周围人讨论的都是特朗普怎么怎么好。而一个特朗普的反对者,每天看到的新闻投其所好,都是特朗普怎么怎么烂的新闻,而他也会感觉到自己网络上的周边人,都在说特朗普怎么怎么烂,这样奇葩的人也会有人支持 [2]。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特朗普,他不会分身。
想象这件事的一个方式,这是《楚门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自己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每一个人都认同你,因为给你推送的新闻中每个人都和你极其相似,你就很容易被被信息遮蔽,看似客观的信息,却只能让你看到一半的事实,一旦你达到这种状态,你就很容易被信息裹挟,甚至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
资本的胜利
“以前我们搜索信息,现在信息搜索我们;以前我们认为数字服务是免费的,现在监控资本家认为我们是免费的。”
一、竞争你的关注
很多人以为百度、谷歌只是一个搜索框,社交媒体只是一个看我朋友们在做什么,甚至观看更广阔世界的地方。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平台都在想办法怎样尽最大可能,获得你的个人注意力。比如他们能让你在平台上花多少时间?以及怎样让你在平台花更多的时间?各个平台都在竞争你的关注。他们的商业模式是让把你的注意力持续吸引在屏幕上。
在《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纪录片中,思想家杰伦·拉尼尔提出一个问题,“谷歌、脸书这样的公司是有史以来最富有最成功的公司,员工数量相对较少,他们只有一个大电脑摇钱。问题是:别人为什么给他们钱?”
我们带着拉尼尔的问题来思考一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更不可能为我们无偿、免费的提供服务。公司要盈利,要发展,那么这些公司又是如何获得盈利的资本呢?
网络上有各种服务,我们都认为是免费的,但他们并不是免费的,是广告商在付钱。广告商为什么给这些公司付钱?他们付钱交换给你展示广告,我们是产品,我们的关注就是卖给广告商的产品。
纪录片中揭示了过去十年,硅谷最大的公司一直涉足贩卖他们用户的勾当。
因为我们不为使用这些产品付钱,广告商为我们使用的产品付钱,广告商是顾客,我们是被售卖的商品。
二、得到你的数据
逆向思考一下,平台为什么要得到你的数据?
因为每投放一个广告就有一份成功的保障,这是每种商业模式都一直梦想的。这就是他们的生意,他们卖的是确定性,为了在这个生意中成功,平台需要优秀的预判能力。而优秀的预判能力始于一个必要条件,数据!需要大量的数据!!
在《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纪录片中,把它称作监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利用大型技术公司对每一个人去的每一个地方进行无限追踪获利。大型技术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保证广告商能尽最大可能成功。
我们在网上做的一切都被监控着、被追踪着、被评估着。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被小心翼翼的监控着。我们看过的所有视频,点赞过的所有内容。这些数据都会被返回去,用来建造一个越来越精准的模型,一旦有了这个模型,就能预判这个人做怎样的事,能预判出你会继续看什么样的视频, 什么样的情感更能让你产生共鸣。比如给你推荐什么样的产品来让你下单,预判推出什么样的app能更好的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
回到我们问题的开始,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得到你的数据? 因为 数据= 财富
三、数据带来财富
马云,说了一句话,让全世界的人都涌向了市场。“想要我的宝藏吗?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到数据上找吧!我把我的未来全部都放在了那里”。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思维图,大家可以参照理解。
平台从用户手中得到的数据,为资本带来财富,资本为取得更多财富需要获得更多更精准的数据模型,为了更精准获得用户数据,平台需要用户更多关注。
你不知道手指屏幕下滑能刷到什么内容,它们的原理就像赌城的老虎机。在你的脑中植入一个无意识的习惯,让你在更深层次上被编程,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你停不下来刷视频的手,不是你意志力失败的偶然结果,这不是偶然,这是被设计好的手段。这也不是你能选择忽略的事情,它们利用的是根植于人类本性的东西。
社交媒体是在利用人类心理中的脆弱挣钱,注意力经济直接影响着奖赏通路中的多巴胺释放,而当算法能够做到超越人类生物属性所具有的弱点时,上瘾便由此产生。
所有的设计、所有的功能,不是为了让你作为用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而是为了让你越来越久的停留在社交媒体上,从而使得资本价值最大化。
这是一场盛大的资本胜利,资本利用平台算法最大化获得我们的注意力,平台利用我们的注意力收割我们的数据,掌握数据后的资本,又利用我们的弱点对我们进行近一步的心理攻陷,进而影响甚至控制我们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和情感。
保持注意力
以下仔仔为你提供几个小建议:
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别把电子产品当“奶嘴儿”。去干点什么更有效率的事情。比如把自己之前想读的文章找出来读,或者给一直想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在手头上可以保留一个 “无聊的时候可以做什么” 的清单。
丰富信息接收途径,综合运用报刊、书籍等;关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媒体平台,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多元获取信息。
有意识地降低对网络的依赖,注重真实的社交联系,不被手机绑架。
认真爱自己,专注你的生活。
不做娱乐的楚门
“一切公众的话语都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3]
娱乐为什么会废掉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年轻人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便是能短暂获得快感的软件。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摧毁你向上的勇气。”
注意力被娱乐信息吸引,稍不注意抖音一刷就是几个小时,人最宝贵的时间、精力、思考力就这样被蚕食。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进行到一半时,有人问导演,“为什么楚门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因为我们接受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就是现实。”
泛娱乐化时代更需要我们对生活、对自己的思考。
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部分参考:
[1] 张凡.莫困“信息茧房”.政工学刊,2020(7):86-86.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95189
[3]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0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