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是2015年,7月初,领完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后,跑到导师办公室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有半个小时,然后不停鞠着躬被导师送出办公室的。当时出校园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去他妈的一线城市,老子要回家开启幸福生活了!
我家勉强算个二线城市,毕竟也是省会,吃喝拉撒基本的生活虽然不如北京热闹,但落差也不至于太大。
工作正式入职是在九月份,所以从七月到九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终日无所事事地泡图书馆看书,逛街买买买,在家吃我妈做的饭,出门就约朋友聚餐,可以说是多年来最幸福的时光了。当时,我在北京的同学们有找房子搬家急得焦头烂额的,有工作没着落而到处投简历面试的,也有在私企苦逼加班每天见凌晨一点的五道口的。
当时的我,真的是自内而外地散发着“满足”两个字。入职后,这种满足感简直达到了顶峰。
工作是朝九晚五,有班车,食堂便宜到哭,每天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起来也就2个小时。我读研的时候有些许轻微焦虑症,在这里完全放松下来,每晚睡八个小时,再无失眠困扰,工作俩月就长了10斤肉。接近一米七的身高,体重第一次过百,我妈也感慨,终于不再瘦得跟螳螂似的了。
因为白天工作不累,晚上回到家精力依然十分旺盛。重拾书法,每天晚上临一小时帖,看一小时书,一周在跑步机上跑两三次,偶尔和朋友逛街聊个八卦,去近郊过个周末,节假日去外地玩一圈。当时真的觉得,幸福也就不过如此了。
这种幸福感持续了有接近一年的时间,大概是在去年八九月份,开始频繁失眠。有时是躺下莫名其妙地睡不着,有时是无缘无故醒在凌晨三四点钟,然后一直清醒到早晨七八点。
我最好的朋友留在了北京,在一所有名的中学当老师,当时正赶上她放暑假在家,空闲时间多,在我想找她聊天的时候,她能随时陪我。那也是我们毕业后第一次真正讨论起未来,毕业第一年兵荒马乱,都在忙着适应新环境,投入新生活,无暇考虑以后,也没时间整理脑中乱糟糟的头绪。等这一切安定下来,周围不再喧嚣,内心真正的想法才浮现出来,于是,内心又开始躁动,又在四处观望。
我说,一想到以后四十年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我就害怕。
她说,车房你都有,你还想要什么?
老实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我知道,现在不是我想要的。一想到每天都重复着做同样的东西,我就恐慌。
我不想要的生活,就是“半生只活在一天里”。
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篇英文文章,我发现我居然读得非常吃力,好像一下子倒退了好多年,当时是下午三点多,太阳斜斜地照到我办公桌的一角,盯着那一小片阳光,我就想哭。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这种停滞不前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一直以来,我是个自律性还算比较强的人,在闲暇时间会很自觉地看书、写字,一做就是几百天。有朋友说,好厉害,能坚持这么久。但对我来说,这根本算不上“坚持”什么,因为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看着字体在一点点变好看,读的书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了解地更多一点,内心是止不住欢喜雀跃的。
我喜欢的,可能就是“成长”本身。
而现在的工作,过了一年的新鲜期后,工作流程轻车熟路,我开始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如果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待下去,办公室比我大十几岁的姐姐就是以后的我,工作流程常年如一日,剩下的就是老公和孩子,谈话内容除了口红、包包和家庭,再无其他。
思考了很久之后的一个晚上,我对朋友发信息说,我想去读博士。
朋友说,即使你现在辞职,去上几年学,折腾几年,最终你还是要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的,而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无趣而重复的,如果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折腾呢?
为什么呢,大概是为了过程。过去这些年过得顺风顺水,太过容易,毕业选择了easy模式,而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感与参与感,心中那股年轻气盛的火力没有用尽,所以在做一份闲适的工作的时候一直有着不甘心,一种无处挥洒热情的无力感。
以后的心态会怎样,我也不知道,我不能用我现在情境下的心态来揣测以后的情绪。但我知道,现在,26岁的我,还想在人生的上半场站起来,对着生活挥起拳头。
朋友说,你是在追,还是在逃?
我诚实地回答,不知道。不知道是为了逃避无趣的生活,还是为了追寻小时候的梦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我会得到我想要的答案。重要的不是若干年后我得到的那个结果,而是正在经历的每一分一秒。我想让生命的宽度再拓展一些,而不想沿着父母或者外人为我规划好的那条路沉默地一直越走越单薄。
我想起研究生阶段做项目时候的场景,为了赶进度,每晚在实验室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宿舍,第二天七点不到又得起床急匆匆吃过早饭赶往实验室,午饭和晚饭叫外卖,中午在桌子上趴着休息一会。当时叫苦连天,但我发现,事后我最想念的是这段时间。也正是在不停地改报告、查文献的过程中,我掌握的那些知识、养成的思维习惯一直受用至今。
人的大脑和身体是很贱的,只有在不停压榨他们的时候,才会有空前的成长。
想去一个不停逼迫着我向前走的环境,想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把该流的汗全部流干净,想让大脑更丰盈充实,想去体验更多,想看看自己用尽所有力气后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就在于体验这仅有一次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
大脑长时间不用也会迟钝的,在迷迷糊糊生活了一年多后,想通这些用了很久的时间。隐约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是想回北京,想去读博,于是,又捡起丢了很久的英语,开始捡起专业知识,让自己回归到一个正在学习的状态。
而真正促使我坚定这个想法的是今年二月份的一个培训,在浙大,为期两周。当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梭,听着教授在课堂上分享知识,感觉大脑一遍又一遍被新知识覆盖的时候,在杭州那个陌生的城市,我找到了毕业两年后一直未找到的归属感。
站在篮球场外看着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少年,我的内心是雀跃的,想的是:北京,等我,我又要回来了。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内心不断喧嚣的时刻,而我们穷尽一生要做的,就是让内心这些不断翻腾的小兽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