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这本书讲了些什么吧。
其实总的来说就是讲述了:传播方式的改变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从前要获取知识或者信息,必须要读书,因此在没有电视的时代,就算是放牛的孩子,手里的书也不是什么摆拍道具,他需要这样的消遣抑或是提升。因此当书籍统治表达方式时,人们说话更有条理,同时听者也需要更加聪明,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包括说出来的,以及没有说出来的。
而随着电视的发明以及普及,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从连贯的,变成了碎片化的,也就是前后我们不需要逻辑了,比如,前一刻我们得知了某地发生了火灾或者地震,接下来的娱乐新闻可能就会告诉我们某某明星结婚或者生孩子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些信息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娱乐的真相,利用与你无关的信息,达成你娱乐的目的,不需要动脑子,看个热闹,和在大街上看裸奔的人差不多,你大概会问:“为什么”。但得知答案之后,你很快就会忘记这件事。
一点我的看法
《娱乐至死》这个名字取得还挺有趣的,可以说我们这一代就是生活在娱乐当中的,电视机与网络媒体好像从来就是在那里,那么,“至死”就像是在说,生死贯穿,生命就是一场以娱乐填充的闹剧,同时,“至死”与“致死”的谐音,会让我产生一些悲观情绪,娱乐是毒药吗或者娱乐是慢性病吗?这个问题当然见仁见智了,能给生活带来几声哈哈大笑,似乎也挺不错的。不过,认真想想,这些广为传播的信息,究竟带给了我们些什么呢?焦虑好像更多。
成功的年龄线变得更短了,残酷的东西被快速投掷在孩子身上,一些边界模糊了,暴力的东西透过屏幕窜了出来,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并不是说不应该去关注,而是关注背后,是只看了个热闹,还是真的付诸行动,做出了一点点改变。就像得知一些事件后,是发声了,持续关注了,联系相关人士了,还只是刷了过去,成为了某种谈资;在看到一些分享之后,是获得了某些知识还是获得了一项技能,还只是码了一下,想着有时间再做,给自己某种虚假感动。至死重复。
娱乐已经变得没有什么边界了,每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娱乐的一部分,而它的载体其实是表演。只要演得像是那么一回事儿,就行了。
西装革履表演的是严肃高级;妙语连珠表演的是幽默智慧……医学可以娱乐,教育可以娱乐,政治也是一样。反过来说,要想在娱乐的世界里获得丢丢关注,首先,你要是个好演员。
人类是需要娱乐的,否则人生也太没味道了,但当娱乐充满了生活,其实也没有办法真正快乐,娱乐对人类来说应该是调节情绪的工具,而不应该是生活的整体。
“娱”这个字很有趣,和“鱼”同音,传说鱼只有7秒的记忆,所以生活在玻璃缸里也不会无聊,娱乐浪潮下,人们会快速忘记之前的信息,很难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贴着“娱乐”俩字的大水缸里,鱼的一辈子是这样,人的一辈子呢?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