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课·第1.2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20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小组内/两两讨论,修改你的原文重述(修改点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用自己的话):
1.看崔律点评大家打卡,从小伙伴们打卡行为的背后看到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如把原文附带下来,就是一个做事周全严密、对自己的资料整理清晰的习惯——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方便的话,以后复习还要费很大劲,那可能就不想去再翻了。
小遗憾是在课程的第一部分点评打卡的过程中,我没有记思维导图的笔记,因为大家都回顾有很多雷同之处。但其实可以不用全部记下来,只要记我自己那一刻有感悟的很珍贵的点就行了,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感悟是在什么时候突然出来的,而每一刻的感悟都是很珍贵的,如果错过了下一次,即使你在看同样的内容,再听同样的课程的感悟,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我的a2是明天在听课的时候思维导图第一项要变成打卡回顾,只写自己有启发的部分,毕竟这个思维导图做了并不是给任何人看做参考的,不是做课堂笔记,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收获的思路整理而已。
2.今天的讲解内容中的通读。就是对整体框架的初步认知,包括迅速的浏览全文。这一点我快速阅读的时候曾经有几天做过练习:看一本书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陷入细节,而是整体的从目录从某某个章节的大框架看进去。迅速的浏览全文会带来以下几个好处,理解他人的时候会站在一个不同的高度去看,而不是陷入细节的纠缠,就像崔律举的那个例子,有些小伙伴在石墨里打卡的时候就直接在模板上去修改了这件事,这种事情我以前是做过的,我经常会在某个模板,还不是模板,我就在别人已经做好的基础上,直接在那个上面去修改,就会导致经常会出现一些没有改完的错误,这个在8月份跟崔律学四化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我建立的模板依然非常有限——今天这个思维导图第一部分要用打卡回顾,应该可以成为我的下一个记录模板。
3.讲给他人听。我理解这个讲给他人听是要把你看到的文字,也就是别人的书面表达输入成自己脑海里的思想,最后再用自己的口语表达的方式把它说出来,这是一个自体输入输出的过程,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在脑子里想和我说出来是一样的,真不一样,我这段时间学语音写作就发现你能把一件事讲清楚,你自己觉得他懂了。真的是中间还隔着一个太平洋。
这一点其实也不是一个新感慨了,我记得在2015年的年初,我过一级的时候,反馈表里有一个问题:做自己的拆书家合作别人的拆书家有什么区别。我当时就是说,做自己的拆书家可能不会扣得那么细致,自己差不多明白这个意思就可以了,反正不影响我做行动计划;但是做别人的拆书家,就必须把每一个关节都整的清清楚楚,这是我们在给自己讲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的。可是在讲给别人的时候就不一样,跨越了某个逻辑点,你整个逻辑链条就讲不通了。
所以要说出来,以你对面有人在听的标准把那些隐藏的逻辑点一个一个的弄出来梳理清楚,这是在自己在脑子里过的时候,被偷懒忽略的东西,当要讲出来的时候,就都要被找补回来。
4.很有意思的是崔律给的那个tips:不一定要用what why how的写便签套路;尽量不要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这个是个阅读理解课,我们的目标是理解,而不是讲解。我们现在要锻炼的是第一阶段的技能,如果我们现在花了更多的时间去练习那些高级的技能,可能就会忽略了初级技能的练习。初级低级的技能才是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的,因为这是基础,一定是要非常非常的坚实牢靠的,如果说理解都没理解透,就先去用讲解的技能,是没有办法真正实现好的效果的。
这里我自己有一个延伸的理解点,既阅读理解强调千万不要超出原文,这是我们的学习重点。但为什么不要超出原文呢?是因为超出原文的部分就未必还是作者的原意。既然是阅读理解,忠于作者的原意就非常重要。如果想要拓展,当做自己的计划没有问题,但是要提前说明,这是我自己想到的,我可以这样做,而不要把自己理解的这个意图直接当成了作者的看法,默认扩展——这还是跟我们自己的对事情的判断有关系,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是重要的是千万不能直接把这种判断默认当成世界的运行准则。要做一个核对的过程,要多向别人去反馈,看这个感觉和你的是否一致。读书的时候,作者不可能来到我们的面前跟我们做反馈,就要多次的去跟其他的读者来做沟通,多次去阅读原文,看看找到我们是不是有意无意的误解了作者真实的意图。
5.在最后的小剧场里,有个很意外的收获:崔律非常详细的给大家讲打卡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的状况——作为导师他肯定看了很多,大家会跟他反应,比如说一不留神写着写着到一半提交了,提交的就是一个半拉残的,又或者写着写着,不知道点了微信,经常出现这种状况呢,有一个信息来了,手不小心一碰那界面退出去了,我原先写的那么多的卡全没有了,所以崔律就提到说我们要先打开一个专门的文档,先在这个文档里面写完,然后再把内容贴到励志打卡里面去,或者是贴到石墨里面去。
我昨天写的时候也是在随笔记写好发到自己的石墨,但修改删除的过程其实修改依然是在石墨里面直接做的,准确来说也是有一些问题的,万一死机了呢?
崔律会提醒大家先写后粘,我联想到在做语音写作练习的时候,剑飞老师也是要求我们先写在随笔记里,然后再贴到石墨里。当时我问过为什么不直接用石墨,剑飞老师说出于耗电量,但这个回答的背后,就是我们要保证软件运行稳定,或者说我们打卡内容的质量稳定。
稳定的环境,更好的软件工具有助于实现稳定,让我们能够顺畅的打完卡;如果打卡稳定,建立习惯的可能性就会更高。如果我打卡天天不顺,可能过了三天我就不愿意打卡了。所以这个稳定就不仅仅是速度稳定,你的文字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量,还有一个是要形成稳定的习惯或者较稳妥的习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很多可能出现的状况,都可以尽量避免这些状况重复发生。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主动让我周围的环境变得稳定,我就可以让更好的环境和工具支持,我,把一个习惯变得稳定。
2.讨论与修改中的亮点:
由于时间安排不是特别统一的缘故,我们今天没有在小组内进行两两的讨论,约了明天上午。因此也就谈不上讨论和修改中的亮点,但是在今天的实践操作中,我有机会尝试了一次,按照片段中的要求进行倾听。
今晚在陪孩子玩完游戏之后,他忽然沉静下来跟我说了一个小秘密,就是今天唐老师批评他了。当时我还是做了一些解释,跟他说明老师批评他想要达到的目的是想帮助他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他显然还是很难过,所以我忍住继续说教的冲动去供请,他只说了一句,被老师批评了,你觉得很难过是吗?然后就是长时间的沉默,只是和他坐在一起抱着她,后来还问了一句,你希望我做点什么来支持你呢?孩子说就这样抱着我就好,又过了一会儿当我再问现在感觉怎么样,他说感觉好多了。
这个过程就是片段中提到的,完全抛下自己的判断和念头,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方的身上,这样做是出于爱的出发点,是两个人有共同与意愿,最后双方都实现了自我成长的效果。但这个过程真的并不容易,我要拼命的忍住自己,想要说话的冲动,才能逐渐的集中注意力,去听到孩子真正内心的感受表达。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我的重述”的主要修改:
因为没有进行讨论,所以暂时没有修改,今天回看,我依然认为自己昨天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先跟小伙伴分享讨论之后,如果有修改,会补上这部分内容。
第1个修改点:
【修改前】
【修改后】
第2个修改点:
【修改前】
【修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