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思想通述
老子之前,虽然中国之哲学思想领域已经蓬勃发展,论道治术,救亡图存的方法和图籍也颇有流传,但是或者失之久远而残佚,或者失之肤浅而治小,或者失之本末倒置而无益于时,总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本源性的哲学思想体系。老子因做振聋发聩之五千言,循其本而守其道,变其用而尚其德,第一次系统的、溯本求源的、辩证的、矛盾统一的分析和总结了道与德,本体与功用,整体与局部,方向与模式的关系和变化,第一次为人类指出宇宙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趋势和方向,即“道”;以及人类自身应该采取的方法、思想和行动,即“德”。老子的思想,其系统性体现在:世界的本源是“道”,道既是规律和模式,也是结构和趋势,道的具体表现是“德”,德是应用和功能,而我们具体应对的方法就是首先能够“知止”、“知足”,然后“静虚”以“自修”,从“为学日益”到“为道日损”慢慢的做到“简易”,最终使自体和群体都可以达到“常”的状态,并平稳过渡到顺遂天地之趋势的自然而然的“无为”境界,而这一过程是“终始循环”的,必须不断通过“自修”形成连续的“天道圆圆”,最终形成“必大”和“恒”。
所以吕思勉这样评价:“道家之学(基本可视为起源于老子思想和《道德经》),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览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确实如此,老子之《道德经》实为诸子百家之宗,是根本,是源头,是基础;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都多多少少的、自觉不自觉的吸收和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大抵是枝干,是支流,是发挥。即使是汉武之后成为显学的儒家思想,也多有取于道家思想的端倪,尤其是在关于世界本源的探索上,不是取法道家,就是取法《易经》(此为孔子之遗憾:“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亦可以无大过矣。”,然而孔子终于还是能够为儒家指明了发展方向,并举《易经》为六艺之首,使后学者得以一窥《易经》的奥妙。)。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无论是内圣外王之法,还是王霸道杂用之法,还是内儒外法之法,都透露着骨子里的“道的思想”。在功利主义不那么明显的封建士大夫的闲散生活情趣中,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茶酒剑花等文学艺术为主的精神领域,“道”的思想和道家文化始终占据主流地位。即使在科学技术指挥一切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该静下心来,仔细体味老子和《道德经》带给我们的精妙启示,慢下来,静下来,来思考和指导我们人类的发展进化以遵循自然宇宙之运动变化规律、趋势与人类应有的规律、趋势和道德。
郭店楚简《老子》当为《道德经》全书的一部分,因为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版本,所以对于研究“老子”及其“道家思想”具有关键作用。
甲本1组
原文: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视素保朴,少私寡欲。(此第十九章)
注释:抛弃自以为是的智慧和口若悬河的辩论,人民就可以安心生产而获得百倍的收获。抛弃巧诈的心计和过分的利欲,贪图财货的盗贼就会消失。抛弃刻意的行为和无谓的忧虑,人民就可以返归赤子之心。前面这三种方法如果用来治理国家还是不够用的话,那么就应该自己以身作则,或者至少建立一个榜样,让天下人都来向榜样学习。从而最终使自己能够做到外表单纯平易,内心淳朴善良,很少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并能够克制自己的不当欲望。
简评:无为,自修。老子崇尚清静无为。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作为,袖手旁观或者无所事事,而是按照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进化的趋势,顺势而为,就是老子的无为。有意无意的、或者带有强烈的个人目的的、甚至违背客观规律和趋势的有所作为,就是有为。所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无为,都是强调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愿望和猜测作为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依据。孔子的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无为这个意思的一个具体内容,即要以客观规律和趋势作为衡量和判断事物的基本原则。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第六十六章)
注释:江海之所以能够容纳百川,成为百川之所归的原因,是因为江海善于处在百川的下流和较之更加低洼的地势,所以江海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圣人即使是道德的楷模远远超越了人民,他也总是能够在人民的后面默默的推动人民向善。圣人即使是居于万民之上,他也总是谦恭平等的与人民交流沟通。圣人在万民之上,人民不会觉得压迫和负累;圣人成为万民的榜样,人民不会觉得害怕只是愿意跟随圣人。天下之人都愿意亲近圣人而不会感到厌烦和强迫。这是因为圣人不与天下人争名夺利,而天下人除了名利还有什么愿意去苦苦争夺的呢?所以天下人也就没有必要和可能与圣人争夺什么了。
简评:必大,自修,善容。老子的善于居下,居卑,不争,都是因势利导的所作所为,都是通过自修以达到使自我大而能容,广而能居,厚而能扶的境界,而不是刻意为之。江海在所居,必在百川之下流,必在低洼之深谷,必有弥漫广阔之容纳范围,必在于不辞一滴水之微,所以能够善容天下之水。泰山之高,必在于根基之广大,必在于不辞一卷土之少,而致其崇高。千里之远,必在于坚持不懈之努力,必在于不辞一举步之小,而纵横天下。所以圣人以厚德积福而布施恩泽,谦卑不争而善于容人,圣人之爱人能够容人,此为圣人之仁义,所以圣人王天下以大也,以其能够善容天下之人。
老子之爱人无所差等,此为老子之仁义,所以老子王天下以大也。
孔子“亲亲,尊尊,长长”之法,“由己推人”之道,以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之待人接物之道,是以血缘之亲爱扩大为对他人之爱而可以容人,此为孔子有差别的爱人和仁义,所以王天下以小也。
原文: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第四十六章)
注释:罪恶深重莫过于极端的自私自利行为,铸成大错莫过于无止境的贪婪欲望,祸害丛生莫过于不知道满足和停止。如果人能够知足就是真正的富足,如果能够常常知足就会长久的得到富足。
简评:知止。针对于第一段提出的三个建议,这里给出了三种不执行的后果。民利丰厚就需要简约知止,不然天地无以提供足够的产出。盗贼横行无非为了无止境的贪婪,不重宝物珍货使盗贼没有比较之心而起贪婪之念,那么天下自然太平。天下人民回复赤子之心,能够尽人性,体天道,那么自私自利之心自然无从滋生。所以既是对君王,也是对普天之下的所有人类提出了知止的概念。知止然后人性可复,复归本性然后能够纯粹素朴,见素抱朴然后自然而然可以仁义道德。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第三十章)
注释:能够用大道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贤臣,不会轻易使用武力强加于天下。善于用兵的人只是取得胜利的成果就可以了,不会随便炫耀武力而自以为强。取得胜利了不要自以为是,取得胜利了不要志骄意满,取得胜利了不要自夸自傲,这样就称得上取得胜利了还可以不逞强不耀武扬威。这是取得事功最好的方法了。
简评:必大,知止。以兵强者,力之极,途以力胜而已。善于用兵之人,战胜于交兵之外,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善于达成战胜的结果,何必耀武扬威,不如恩威并济,施恩于天下,教化万民,何用强,用德而已。
原文: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第十五章)
注释:上古时代善于修身养性的人,一定是能够知道至小的精微奥妙的变化,至大的太玄辽远的变化,深极而无法完全看清楚他的面目,所以我在这里稍微形容一下吧。犹犹豫豫的样子啊,好像他将要走过寒冬中的河面,生怕冰冻的河面有开裂的地方而小心翼翼的样子;畏畏缩缩的样子,好像四周围都是强大的邻国,如果不能够小心的应对,生怕得罪了四邻的大国而招致灾难;恭恭敬敬的样子啊,他就好像要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感觉。轻松自在的样子啊,就好像春天坚冰融化随意奔流;敦厚诚实的样子啊,就好像他本来就是纯粹素朴的状态;纷繁复杂的样子啊,就好像他历经沧桑、饱经岁月,已经阅尽人间的一切。谁能够让浑浊的水慢慢安静下来,浊水就可以变得澄清而映照万事万物,谁能够让安定的事物慢慢的活动起来,寂静之中就可以慢慢的出现生机。遵循这个原则的人从来都不会追求极端和完满的事情。
简评:必大。循道之人,灵妙通神,不可揣测,因为他不欲盈满,而又持有积盈积满之道,所以永远不知其极限何在。正如君子修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敬畏且累积之道也。所以老子不欲盈,道之高妙者也。而孔子崇尚中庸之道,则是人人可推而广之之方法。但是,面对的传授人群不同,涉及的道理,使用的方法,甚至传递信息的语言都有区别,慎之!慎之!
原文: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第六十四章下半部分)
注释:自以为掌握了真理所以刻意而为的人往往导致失败,自以为找到了想牢牢抓住真理的人可能距离真理越来越远。所以圣人虽然掌握了真理,但是不违时不逆势所以不会失败,圣人虽然了解了真理,不固执不自以为是,所以不会失去真理的方向。真正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慎终如始,善始善终,就不会有问题。圣人不以私欲为欲,所以能够不看重难得的宝物;圣人以不教之人为教,所以能够让众人知错能改,回复本性。所以圣人能够帮助万事万物自然而然的生老病死,而不掺杂自己的喜好。
简评:无为。因为无为而治,所以圣人能够做到动静不失时,进退不失据,厚爱众而去私欲,所以圣人能够辅助天地,化万事万物任其自然。此圣人之仁义也。圣人强调教不教,使人民能够复归本性,自然而化。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虽不能使人复归本性,至少告诉人民应该止于何处。虽然在思想境界上有一定距离,但是这是切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方法。所以,可能孔子也希望能够有无为而治的时候,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不允许,故而只能随时而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了。
原文: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物将自定。(第三十七章)
注释:大道的运行总是无声无息,自有其规律和趋势,如果君王能够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和趋势,万事万物都可以自然而然的发展进化。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私欲和贪念,那么应该用正确的方法使之复归本性。或者至少使万事万物知道止于何处,知道止于何处就可以安定安静下来,那么万事万物都可以找到自己适宜的状态和位置。
简评:无为,知止。万事万物的发展进化都是有自己的规律和趋势的,并且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出现私欲和贪念是正常的现象,设法使万事万物复归本性即可。退而求其次,使万事万物知道止于何处,也可以使之自定。所以孔子曰:“缗蛮黄鸟,止于丘隅。”知其所止,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相比于老子,孔子的思想更加贴近于当时的时代。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第六十三章)
注释:有所行动,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做事情,要遵循无事的原则(简,约,易的原则,不要无事生非),品尝味道,要遵循无味的原则(《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从事大的事情,要从小事做起。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圣人做事情也不能草率,坚持慎始善终的原则,一以贯之,所以能够妥善处理大事小事而不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简评:简易。圣人做事情尚且可能失败,何况一般人。所以将复杂的事物尽量简单化,就可以尽快的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同时能够慎始善终,是所有人都可以采取的避免失败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于坚持原则,能够始终坚持原则的人,往往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于始终,都能够认真对待的人,那么他做事情一定是连贯而专注,难道还有不成功的吗?如果有,那就是时也,命也了。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矣;皆知善,此其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而弗居。天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第二章)
注释:天下之人都知道了美之所以为美,那么就一定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对比出了美;天下之人都知道善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因为有不善的事物存在,对比出了善。有生于无,因为本无美丑善恶之分,无中生有,人类通过设定标准区别出了美丑善恶,困难和容易的概念也是相互比较产生的,长短的产生于形体的比较,高下的概念是产生于盈亏的比较,音声是产生于声音振动快慢高低的比较,先后是产生于时间顺序的比较。所以圣人居停则行无为之治使人民各居其宜,行动则用不言之教使人民各知所止。万事万物自生自灭,不去人为干预自然的开始,即使万事万物生成也不恃以为己物,即使万事万物发展壮大了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功劳。所以因为天地不以万事万物的生长繁衍作为自己的功劳,而是天地居其位应尽的责任和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天地恒德永享,万事万物也从来不背弃天地。
简评:无为。自然而然一直都是而且始终都是宇宙通用的评判标准。但是人类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这个评判标准的适用范围。直到人类发展到能够与环境成为共生共荣聚合体状态或者人类毁灭,宇宙规则就是宇宙规则。无论如何,人类有机会发展进化成为与天地同功的物种,要点就是遵循自然而然的宇宙规则,随时而举事,因资以立功。孔子曰:“吾年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标准已经化入思想和行为,就是自然而然。
原文: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也,以输甘露。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第三十二章)
注释:大道运行的常态是没有什么固定名目可以谈说的,是浑然一体状态,大道的运动变化虽然非常细致微妙,但是天地也不敢施加自己的意志。君王如果能够领悟和遵循大道的规律和趋势,万事万物都可以自然而然的自行运转。大道运行,所以天地阴阳相感,雨露以时而升降,并不是人民要求天地这么做,而是天地自己的运行规律所致。万事万物受阴阳运动变化所感而发生,就有了自我的本性,万事万物秉持自我的本性运动,那么也同样需要知道应该止于何处,万事万物知道应该止于何处就可以终始循环,生生不息了。就好像大道始终都在天下万事万物当中运行,就好像天下的小溪小河最终聚止于大江大海一样。
简评:知止。大道之运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大道之运行对于万事万物都一视同仁。所以人能知止,万事万物能知止,那么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了。所以《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至此,甲本1组从开始的利民、戒贪、节欲,不与民争利,到反复讨论无为、知止、必大的意义和方法,以及顺其自然的天地之道,似乎是在告诫管理层应该采取的实际方法和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