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
1.学会倾听
倾听能力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交流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人类讲话的速度往往远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倾听中常常会走神。走神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如此下去,出现错过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说者往往把重要的信息,比如重要的事实、迂回的说理、意味深远的结论放在后面。总体上看,说者发出的信息越来越重要,可是听者接收的信息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散。
这也可以解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情况:甲向乙提起“你当初不是说……?”,乙大惊失色地喊道:“天哪,我什么时候说过……!”——人们只听到自己想听的,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对“有心人”来说,几乎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源于“自知”。因为摆脱局限首先要去了解局限、了解它的根源。除了时间之外,人生中的局限大多来自自身。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懂得“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这属于判定类知识。
在了解“应该做什么”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是“过早质疑”。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对方所说的一切,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随性质疑,是妨碍有效倾听的。排斥状态更应该被提防。接收状态本身并不一定有害——除非“接受”一切“接收”进来的东西。但是,排斥状态会使一个人处于永无进步的状态。一旦拒绝接收,肯定一切都无法接受。要牢记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如果能够记住要点,并肯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听者便有能力做下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预期。
在课堂上、会议中,打断说者往往不礼貌且没有必要,甚至会浪费他人的时间、破坏他人的注意力。
绝大多数人都误以为“听”是被动的,而“说”是主动的。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善于倾听的人往往会付出很大的努力。另外,在很多时候,说者尽管在说,但他们的这个动作也许是被动的。回想一下,我们曾有多少次听到一个人在一口气说了很多话之后慨叹:“我怎么会说这些?”
补充细节
A 很多人从小就对老师“一定要记笔记”的建议置若罔闻,这种行为并非出自对老师的忽视或者鄙视,而是出自对自己记忆力的“幻觉”。
B 从某一个领域中诞生的重要理念传播扩散到生活中其他领域所需要的时间,往往长得超乎想象。比如,计算机领域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无间道》这种剧情复杂的电影就是运用这种理念拍的),亚里士多德2300多年前提出的三段论到今天也不是都理解,双盲测试只是被认为是一个医学概念,并不是可以应用到几乎所有涉及认知的领域——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教育方法、秘诀、甚至“理念”,大多经不起双盲测试。
2.说与不说
有一个常见却被忽略的现象:同样的话,换个对象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比如,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在大讲特讲学习方法,很多同学会不屑;不是公认最冷静、最善于思考的人说出来的话就算是对的,也很可能会被低估。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该说的、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还可以;话说了,别人“听而不闻”甚至有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得还不够。积累得不够就接着攒人品罢。“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分辨谈话对象前要先分辨自己,“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论语•卫灵公15》
3.共生状态
以下言论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Everyone makes his or her own truth.)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One person’s truth is another person’s error.)
▷真理是相对的。(Truth is relative.)
▷真理总在不停地变化。(或:真理并非一成不变。)(Truth is constantly changing.)
▷任何观念都是平等的。(All ideas are equal.)
虽然婴儿期的“共生状态”(也是共情的)是人类最蒙昧最弱小的时期,但几乎没有人在意那种状态是不是错觉,只知道那种感觉棒极了。所以,人们在年少时会为了遇到同生共死的“朋友”而甘愿赴汤蹈火,在青春期会为了“爱情”而飞蛾扑火,在成年之后也依然会为了遇到“知己”而热泪盈眶。“粉丝”的狂热表现也是共生状态。对立球队的球迷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也能很清楚地观察他们的具体状态。他们原本都是理智的人,可在那一瞬间,他们分不清自己和他们迷恋的对象之间的区别——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他们和他们的迷恋对象是一体的、荣辱与共的。正因为如此,才可能出现亲人因为一个“外人”而反目的情况。
所以,不经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自我挣扎,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在现实中,很多人在思想上一生都处于共生状态。
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寻求真相,而寻求真相离不开讨论。否则,这种麻烦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不可想象。比如,你可能会因此得罪某个小人,他怀恨在心,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做出不利于你的事情,后果不可估计……
原则一 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参见瓦茨拉夫•哈维尔先生制定的《对话守则》: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2.不做人身攻击。
3.保持主题。
4.辩论时要用证据。
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对话要有记录。
8.尽量理解对方。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马上停止讨论,因为接下去的过程已经不是“讨论”,是仅仅为争而争的“争论”了。
如果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马上停止讨论,因为我们也已经不再是“讨论者”,而是一个为争而争的“争辩者”了。这样的结果说明对方确实更强大,但想明白了就知道,他的强大同样是是依靠积累获得的,回去继续修炼就好。
第二个原则:真理独立存在,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集体
有人开玩笑说:地球上最虚伪的群体分别是神职人员、政客、律师和教师。这种揶揄基于非常准确的观察——这几个群体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的人。
真理:此处指英文中的“truth”,亦有“事实”、“真相”之意。
自以为是的人几乎无所不在,对这种情况,他们并不自知。《圣经》里提到这些人时只能这样慨叹:“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圣经•新约全书•路加福音23:34》,“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do not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托马斯•叟注意到大多数人不经教化是很难跨越这个障碍的,但他同时也意识到,人如若无法超越这个障碍会有怎样的后果,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慨叹:“每一代的出生,从效果上看,都相当于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我们必须在积重难返之前教化他们。”Each new generation born is in effect an invasion of civilization by little barbarians, who must be civilized before it is too late. — Thomas Sowell,A Conflict of Visions: Idealogical Origins of Political Struggles, Revised Edition,Basic Books,2007,P. 167
原则三: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它的解释/理解
在交流中,如果有一方抛出这样的话:“每个人都 (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对话就应该结束了,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已经把自己的脑壳闭掉了或者毙掉了。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
一方若是用“我要保留我的看法”作挡箭牌,意思其实是:“去你的,别再入侵我的领域了……”事实上,如果交流从一开始就以“看法”为焦点,那么就没必要讨论甚至争论了。我把我的看法告诉你,你把你的看法告诉我,我们各自弄清楚对方的看法,然后各自考虑哪个更有道理,或者这两种看法为什么可能共存……
对任何事实,每个人都有看法,这话不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句话非常扯淡——对很多人来说,那看法究竟是不是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数人根本不思考,而少数肯思考的人的大部分又不懂得如何思考,所以,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环境的产物。很多时候,所谓的“主流”观点并非因为“正确”才成为“主流”,而是因为它恰好适合(或者迎合)那些不愿思考的人的感觉。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是被灌输的,不过那些“想当然”的看法早已与他们共生多年。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很多看法。这些看法越隐蔽,就越稳固。最终,它们会形成一个缜密的筛子,使我们只接受符合这个筛子的看法,而筛掉不符合这个筛子的一切。经历这个过程越久,就越分不清楚那些“已接受的看法”究竟是被灌输的还是自己的。
小结
上面的推理可以解释为什么逻辑、哲学甚至心理学书籍从来都对“人总是倾向于忽略第三个原则”无能为力,所有来自外界的教化与训练通常也不了了之。
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手段——自我挣扎。解决这个问题的力量若非完全来自自我,就根本不可能强大到能够忍受那种把自己与外界分离开来的痛苦。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说:心智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个人的奥德赛。做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甘愿享受虚假的欢乐还是用长期的痛苦换取哪怕片刻真正的幸福?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抵上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沧桑的正道、体会了磨难,才肯为“道”付出如此的代价吧?《论语•里仁第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真正跨出那一步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有一天终于跨出了那一步,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在那一步之外的人从来都没觉得跨出那一步有什么痛苦,而且也能很快体会那一步之外的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如何跨出这一步,没有人能帮得上,只能依靠自己;并且要牢记,你也帮不上别人。
4.正确复述
沟通在很多时候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具体一点说,如果甲与乙两个人需要沟通,过程是:甲将他的想法用他的语言表达出来(即“编码”),乙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甲的语言(即“解码”),然后反过来,重复数次。
每个人的“编码/解码”机制都是长期积累获得的,而且深受环境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地域,人们普遍认为“慷慨大方”是褒义词,“精于算计”是贬义词;而在另一些地域,人们普遍认为“精于算计”才是真本领,“慷慨大方”是智商不够。如果分别来自这两个地域的人在沟通中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差异,就算他们使用的语言相同,沟通的结果也难免扭曲。
况且,发送者生成他的想法——所谓“想明白”——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编码/传递/解码”过程不一定能够协调无误地实现,还要把结果与自己的现有知识体系融合。有效的沟通到底有多难?
假设我们是沟通中的“接收者”,并且除了我们的“解码”过程外,其他的环节都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这样想:我们的“解码”结果不见得正确。所以,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在沟通的过程中,当我们听对方(这里仅限于面对面沟通)说完之后,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肯定理解了。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你的意思是……,是吗?”或者“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沟通中的“接收者”使用的句型与刚刚使用的略微不同,他们说的是:“那你的意思是……喽?!”而后不等对方有所反应,就(群)起而攻之。这样的“接收者”——或者出于无心,因为他们不知道还应该有一个“验证机制”才可以保证沟通的有效;或者居心叵测,利用对方表述的漏洞;更有甚者,干脆用“莫须有”的手段(这是一种逻辑谬误,叫做“稻草人谬误”)。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讨论者”,干脆避开。就算是出于无心,也相当难办,如此人干脆就是居心叵测,哪里有时间继续与他纠缠下去?英文中有个描述这种人的表达法特别生动:“impossible person”。
5.勤于反思
艾宾浩斯错觉 www.brainbasher.com网站列举了100多幅这类可以证明我们的视觉不可靠的图片。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盲人摸象天天都在发生。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苏格拉底:“As for me, all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摆脱经验主义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了解经验的局限”。
尽管比例很难确定,但是很多重要的知识都具备这样的属性:了解本身已经基本等同于掌握。“经验存在局限”就是这样的知识。但是,许多人常常会因为恐惧而放弃这种知识,转而不顾准确与否,再次依赖“现有的、明知道并不完整的经验”。
举例来说,从道理上每个人都能明白“在游泳池里如果抽筋了的话,只需要仰在水中不动就肯定不会沉下去”,可几乎没有谁会那么做,因为那一瞬间的巨大恐惧会打败绝大多数人。
同样,股票投资的道理无论由多少人讲解过多少遍,无论受众听的时候点了多少次头,当股市大跌的时候,绝大多数投资者会选择“割肉”而不是“补仓”。所以,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对道理本身的了解,还需要勇气。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靠勇气,而非智商。
时刻保持警惕
一般来说,人都会无比珍爱自己好不容易 “归纳”而来的经验,以至很多人常常是“手里只要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问题都像钉子”。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做记录是一个好习惯。我在26岁之后才真正习得做记录的方法和习惯。而在随后的10多年里,日益体会做记录的重要性。我原本以为,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记录习惯,自己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我发现,有些错误是因习性甚至人性而生,所以,即便保持做记录的习惯,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做记录避免了很多次犯同样错误的危险。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观察和阅读,是扩充有限的自我经验的最好手段。避免用“傻屄!”来评价那些与自己的想法、做法、看法不一样的人。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生孩子就是需要40周,无法跨越)
(由于践行少,以上原则的感受并不真切,仅仅录下,期待以后的印证。)
至此,《时间的朋友》一书摘录完毕。作者是位做到底的人,这本书就一直努力地想到头。一开始看了觉得不舒服,因为它离开一般人的心理舒适区比较远。如果认真地读完了,那种看似反弹琵琶的观点会在心里荡起涟漪,也把生活的真相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辣眼睛但触目惊心。再后来会有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平静和“思入风云变态中”的喜悦,最终可以平静地接受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平静地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人,情绪上渐渐不再大起大落怨天尤人,也愿意立足未来扭转当下。
《原则》作者达里奥之所以被受推崇,他恢弘的眼界,比如立足历史和宇宙的视野,远远超越了凡俗之人以人类、以道德为价值中心的境界。问题比答案重要、万物包括人类以进化为最终皈依、认清自己要什么、分清欲望和目标、目标与步骤、直接原因和本质原因、痛苦是进步的同义词、重在实际而不是在别人眼中是否漂亮……都让人耳目一新,深深影响了笑来君。
希望更多愿意成长的人读一读,反刍一下过往,因为“不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