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色列南水北调工程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太巴列湖),受水地区为以色列中南部。输水干线长300km。年调水量为14亿/立方米。开工时间为1953年。
北水南调工程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高水位时太巴列湖可蓄水43亿立方米,除去损耗及下泄约旦河0.4亿立方米水,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年均抽太巴列湖水4亿立方米左右。
北水南调工程由以色列塔哈尔公司设计,由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行政职能的麦克洛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
至20世纪80年代末,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管线南北已延长到约300公里,沿途设多座泵站加压,并吸纳全国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同时,向外辐射的供水管道与各地区的供水管网相连通,形成全国统一调配的供水系统。
北水南调工程的建设,由于全国南北实行统一水价,才得以在水源地200公里以外的南部发展灌溉,利用北方的水资源和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带动了南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该工程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国的生存空间。以色列在艰难条件下建设调水工程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与地区改善水资源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解决缺水难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以色列的北水南调工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治上的问题,众所周知,以色列和中东的各个国家都有政治和深刻的民族矛盾,因此,以色列的北水南调工程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上的问题。
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
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调水来源为费瑟河、萨克拉门托河、圣华金河。输水干线长1086km。年调水量为40亿/立方米。开工时间为1957年。
目前,加州的人口、经济实力、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全部位居美国第一,洛杉矶更是发展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当年许多投票反对的居民也不得不承认,北水南调工程对加州经济起飞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
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正面或者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1992年中央河谷工程改善法案就停止了一些明显对鱼类和野生物用水量和水质有影响的部分输水工程。随着公众和政府对由大型调水工程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越来越高,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及各种工程补救措施及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改善措施相应出台。
三、美国中央亚利桑那调水工程
美国亚利桑那调水,调水源来自科罗拉多河上哈瓦苏水库,受水区为亚利桑那州中、南部,输水干线长540公里,年调水量为18.5亿,于1973年开工。
20世纪60年代,亚利桑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激增,需水增加,为了满足需求,就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开采过度,造成地陷等问题。
四、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主要目的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电,是世界上大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之一。工程跨雪河流域和墨累河流域,涉及澳大利亚的2个州和1个特区,即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堪培拉特区。其主体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的科修斯科(Kosciusko)国家公园内。整个工程覆盖范围达3200km,输水干线长224km,年调水量可达30亿立方米,于1949年开工。
由于雪山工程大部分位于科修斯科国家公园内,联邦福利部与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之间的雪山协议中所包含的大量规定都是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禁止烧荒,控制土壤侵蚀和河流淤积,防止污染水资源,保护流域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措施。还与其它机构协作制定了许多保护环境的措施,包括租借地的恢复;开挖工程的恢复;为运行和维修而设立的工程和城镇的美学设计;外来植物的移栽;流域地区的封山育林;控制落叶桉树的虫害;合作控制家兔繁殖;监测水沙量等。引水后,各个坝下游的流量已大大减少,枯水期时必需放水以维持沿河居民生活用水。河流水量减少影响了两岸树木的生长,原来规定在这些河段要大量种树。另外,由于这些河流上游调节大大减少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十年一遇,故对这种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由于担负峰荷使水电站的泄水波动极其激烈,同样也使较小调节池的水位变化也激烈起来。为解决墨累河上最后1个水电站的日波动问题而修建了1个反调节工程,即坎科本调节池。
五、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埃及西水东调工程,调水源为尼罗河,掉入区为西奈半岛,输水干线长262公里,年调水量为40亿立方米以上,开工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初。
第一,每年的尼罗河上涨都会给尼罗河两岸的土地带来肥料,而阿斯旺大坝的建设是下游的土地肥力下降。
第二,由于上有而来的泥沙大量减少,是三角州地区的造陆运动减弱,而且由于海水的不断侵蚀,很多地区的土地开始落入大海。
第三,河水减少也造成河道淤积。
六、看法
跨流域调水有利有弊,应全面看待跨流域调水工程。
有利的一面: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水电。促进航运。改善受水地区的水质。改善受水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的调水工程或修筑的大坝(水库)还成为当地的旅游区。防洪。
不利的一面:淹没土地。大量移民。下游地区因来水减少,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如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的健康。因用水过多,或不当,可能造成受水地区耕地盐碱化。浮游生物人海量减少,使河口地区捕鱼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