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春,只是节气上的划分,寒冷依旧,距离春暖花开的“春”还很遥远。
城市里的冬天,街上的行人皆步履匆匆。海边偶尔有冬泳的人,除此以外,户外没有适合玩耍的地方,尤其对于娇嫩的孩子们来说。
周末的商场是最热闹的,尤其是有儿童游乐设施的,是最吸引小孩子的去处。城市高楼林立,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坚固的屏障。
孩子的本性都是好动的,他们用眼睛观察,用手触摸来来表达对于世界的好奇。
只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都是人为制造的、各式化学材质组成物体,没有温度,缺乏生机。
农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出生在城市,生长在城市。
它们对于自然的接触和了解恐怕也仅仅局限于课本或是一次春游。
在农村里生活,衣食住行都与自然紧密相接。从播种、耕耘、采摘、收获、加工直至端上饭桌,都亲眼可见并亲身体验过。
甚至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只有事必躬亲的劳动和作业才是保证生存的正道,投入产出,中间付出汗水和辛劳然后有所得,相互匹配才名正言顺。
而其他与之无关的行业,都被我认为是“投机取巧”的行业,始终不牢靠。
后来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只有我所看到的一亩三分地那么大,也并非只有父辈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这一种行业。
哪怕一个小小的县城,也能有三百六十行了。何况,更大的城市。
尽管农村生活似乎限制到人的眼界,但同样它也将“粒粒皆辛苦”之类朴素的生活道理根植于脑中,提醒着我始终保持对于生活的敬畏和珍惜,凡事都要尽量身体力行,真正的收获势必是建立在有所付出的基础之上,不劳而获难以长久。
对于儿时起建立的世界观往往有着难以撼动的根基,甚至有的时候,它成为整个人生的基调和底色。
随着成长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接收到的反馈、影响和感染不断地投射到原本固有的价值观上。但那也只是像附着在坚硬岩石上的枝枝蔓蔓,只能起到修饰和点缀的作用。
十余年城市生活,改变的是容貌、装扮、谈吐和见识,奠定着人生基调的岩石始终未曾有碎裂的痕迹,与世隔绝得愈久愈沉重。
人的身心是可以出于两个世界中的,因为匮乏而分裂。
我看着舞台上孩子们欢呼雀跃,生出一种与己无关的幸福感。那个日落西山时等候辛苦劳作一天晚归的父母的小孩,仿佛与我一起在看到这般热闹的场景,不再显得那么形单影只。等待的时光少了一些煎熬。
安妮宝贝在《素年锦时》里说,“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我觉得,这一规则适用于所有,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与爱人、家人、朋友、陌生人和这个世界。
我终究只适合站在旁观者的位置,外表成熟落寞,内心单纯深刻。
每每需要一种身份或是角色参与其中的时候,凝聚几乎所有的力气和精神。
每每暂时得以从束缚身心的关系网中获得片刻的自由时,任凭意识和思想主导,平复、梳理、洁净,恢复充盈和饱满。
凝聚也是一种消耗,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在某些时刻某种环境中只能保持唯一的关系和身份,多则慌乱,无力承担。
黑白灰的世界未必单调,每一种基调都是衬托五彩斑斓的底色,强大、不可或缺。
分裂可以横亘在时间长河的两头,也可以在当下的细枝末节。
构成用力生活的全貌。
完。